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新约宗教团体简介:法利赛人?撒都该人?
来源: | 作者:马有藻等 | 发布时间: 2016-04-21 | 4143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色列人被掳后,有少数遗民在被掳后七十年,归回祖国,重建圣殿,恢复祭祀,使用亚兰文及希伯来文。当时犹太社会中,分贵族阶级及平民大众。贵族阶级以祭司、拉比、公会会员等宗教团体领袖为主;平民大众则占人口的大部份,多为穷苦的农、渔、工、商等人。

除在巴勒斯坦地外,仍有多数之犹太人自巴比伦散居远至罗马列邦,在各地成家立业。因希腊文为当时世界通行的语文,故多使用希腊文。

 

a.大公会之组成( GREAT SANHEDRIN )当犹太人在巴比伦为奴时,祭司制度全废,他们深觉自己的宗教文化将快速沉沦。为着保持民族主义之觉醒、宗教化之传统,在被掳归回后,文士以斯拉组成一大公会,目的在编纂圣言,释译圣言,安排各类圣日之崇拜。传称以斯拉、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均为此大公会之议员。此大公会在编辑旧约正典上有极大的贡献。在新约时代,大公会由祭司、长老、文士组成,其中有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由罗马人任命大祭司为议会议长。此大公会除无权判处死刑,其势力及权力之强大,广涉到宗教、法律、政治、税收、民事、刑事、司法等方面。

 

b.会堂之创始( SYNAGOGUE )

SYNAGOGUE 原文为“聚在一起”之意。在异乡沦落时,犹太人失去原由圣殿所带来的信仰之维系,他们便创建会堂,藉此研读律法,教育宗教信仰,使信徒聚会、劝勉及敬拜,因此便成为当时之“圣经学院”。归回后,此会堂制度也带回,在各处林立。主耶稣、彼得、保罗及其他使徒都曾借用成为传福音的基地。在新约时期,它们更成为犹太人之福利机关、平民学府。

 

c.法利赛教派(PHARISEES)

“法利赛人”开始于犹太人被西流古王朝统治时,国内的亲希腊与反希腊分子常互相倾轧。反希腊派强调原有之宗教文化,严守摩西律法,他们被称为“敬虔者”,此乃法利赛人之前身。及后国内一些亲罗马分子与这些“敬虔者”相互争斗,“敬虔者”便宣称他们要“分别出来”,不参与政治上的争辩,专心研究律法,接受摩西律法及一切的传统,是为法利赛教派(“分别出来者”或“分离者”之意)。他们反对外国之思想,遵行神的话。这些洁身自守者,深得一般信神者的拥戴,以后人数增加,势力更强大。但在新约时期,他们因自命不凡,结果沦为“假冒为善”,失去应有之态度及原有之宗旨。他们本质上原是谨守律法之“一神信仰者”,但实际上只得一个宗教外壳。

 

d.撒都该人( SADDUCEES )

当犹太人受西流古王朝统治时,国内亲希腊之分子(即是撒都该派的前身,多是贵族及中上阶级人士),自称为“前进派”或“自由派”,后在罗马统治时则亲罗马政权。他们人数虽少,但有政治上之势力。他们多为祭司阶级和犹太贵族,贫民不可加入。对各种教义他们喜欢新派,崇理智,反对超自然主义,否认天使、鬼魂之存在,否认复活,无来生,只接受摩西五经是神的话语,并否认口传律法。他们多注重物质的享受,故生活不及法利赛人严谨。

 

e. 文士党( SCRIBES )

“文士”原是以色列之史官、书记、缮写员及圣言的诠释者。

他们之职务有三:

(i)抄誊缮写圣言。

(ii)解释圣言与民生之关系。

(iii)注释圣言。

因此他们是当代的释经家、律法的权威(名“律法师”),地位超越法利赛与撒都该两教派。文士乃犹太传统之作者常咬文嚼字,强解、私解圣经,又以传统超越圣经之地位(参太 156)。在新约时代常遭耶稣谴责,因他们以传统代替神的话;又与法利赛人及祭司勾结陷害耶稣( 1621)迫害使徒。

 

f. 奋锐党( ZEALOTS )

反对罗马政府,不服其管理方法,他们是犹太教中的“狂热派人士”( ZEALOUS ),常藉着暗杀行刺之手段,进行其“光复祖国”之大计。他们也称为“匕首党”(因常藏匕首在身),宣称除神是王之外,别无他人是王。在信仰上,他们笃守摩西律法,热切等待弥赛亚国度降临。在主的十二门徒中,西门为奋锐党徒( 104)

 

g. 希律党( HERODIANS )

当希律王朝开始在巴勒斯坦秉政时,犹太人中凡奉承希律王朝者称为“希律党徒”,是希律王朝之“御用党”,宣称“希律国度”即弥赛亚国度。在新约时代,当主耶稣传“弥赛亚国度”时,他们便群起攻击,联合法利赛党共同谋害主耶稣( 36;太 2216)

 

h. 爱辛尼教派( ESSENFS )

“爱辛尼人”(字意“圣洁”)原是一种修道的隐士,他们为逃避战乱,带着圣经古册,扶老携幼潜居山中,成为修道者。爱辛尼人多隐居在死海西北与西南部一带之山洞中,他们生活纪律极为严明,讲求圣洁之条例,自耕自食,与世无争,对摩西的律法遵守严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