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以撒与亚比米勒(二)
在迦南(巴勒斯坦)一带常有周期性的饥荒。在创世记十二章记载了亚伯拉罕曾遭遇过饥荒(创12:10;26:1),如今以撒也遭遇了饥荒。他们父子面对饥荒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离开应许地——逃荒。面对迦南地的饥荒,以撒迁往基拉耳,该地在非利士境内,靠近巴勒斯坦西南海岸。以撒大概想由基拉耳南下前往埃及,但耶和华吩咐他留在迦南,且向以撒重申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4),其目的是要以撒在迦南地活出信心的见证。根据圣经的记载,以撒果然在众人的面前以信心见证了神的伟大:“……你是蒙耶和华赐福了。”(创26:29)
在圣经记载以撒的族长史资料里,这一章是在述说以撒的故事,因为在创世记中的四位族长里,以撒的族长史资料最少,而且虽然从第二十一章开始提到以撒的事情,但是直到第二十五章,有关以撒的故事都是零星的资料,或者是以撒自己只是事件中的配角而已,例如:
①有关他的出生,最重要的重点是在说明“神按照自己的应许赐福给撒拉”(创21:1);
②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事迹,主要是在说明亚伯拉罕对上帝的忠心,“没有把自己的独子留下来不给神”(创22:16);
③在娶妻的事件上,重点则是在描述亚伯拉罕的老仆人之信心、智慧,和利百加的贤惠。(创24章)
虽然如此,以撒在以色列民族中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减低。峰回路转,这一章是围绕以撒为重点来谱写有关以撒的能力和智慧表现。本章从以撒与亚比米勒的相处,展现以撒的信心在神的话语中不断的增长。
一、以撒欺骗亚比米勒 26:1-11
(一)饥荒 26:1-6
(二)谎言 26:7-11
在饥荒中下到基拉耳的以撒,此时并没有回到神指示的核心之地——别示巴,而是选择住在基拉耳。因此他就要面对与基拉耳的原住民交往。以撒像以前的亚伯拉罕一样是“重蹈父辙”,又是把他的妻子佯称为妹子,结果使自己与那王发生麻烦。
1、自我恐惧的以撒:谎称妻子为妹 26:7
重建信心生活的以撒,因何在基拉耳人面前撒了弥天大谎:称自己的妻子利百加为自己的妹子?参考圣经以撒与利百加不可能是兄妹,因为他们之间属于叔侄关系。(创22:20-24)究其原因有三:
(1)当时社会的问题
正如前面亚伯拉罕所面对此类事件,在上古族长时代,人有抢妻杀夫的恶行。当基拉耳人偶然问到其妻利百加时,以撒在没有了解当地人的道德品行之前,以自己的判断,来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看环境没有信靠神大能的保护,谎称妻为妹,这是他信心软弱的表现,与父一样地失败。这是以撒会的忧虑。问题是,这种忧虑已经越过了问题实际的情形。以撒的忧虑只是杞人忧天,因为他们“在那里住了许久”(8),没有人对利百加的美色动淫念,更没有人加害于他。
(2)妻子容貌的问题
利百加的原义就是“逗人欢喜”或“以美迷人”的意思。利百加天生丽质、容貌俊美本是神的恩赐。但此时身处非利士地的以撒免不了担心“红颜祸水”,伤害己命。以撒信心软弱的原因如同他父亲亚伯拉罕一样:“心里想”(以撒说,我心里想,恐怕我因她而死。)。面对基拉耳人的寻问,被恐惧笼罩的以撒,忘记了神的应许,想要以谎言解决问题,体现了他信心的软弱。
(3)以撒信心的问题
结合前面两个问题,以撒自然有自己忧虑的理由。但谎言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制造更多的问题。以撒此时被恐惧吞没了信心,忘记了神的应许:神是他的盾牌。这是以撒谎言的根本原因。
2、被王质问的以撒:见与其妻戏玩 26:8-10
圣经记载以撒在那地住了许久,显明谎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1)揭穿谎言的证据
“有一天”一词表达了时间还原了以撒与利百加的真正关系。因为亚比米勒看见了以撒与妻子利百加戏玩。看来,什么样的关系必定会带出什么样的生活,同样,什么样的生活,就能见证什么样的关系。俗话说:‘隔墙有耳’,此处则是‘隔窗有眼’。凡是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太10:26)。任何谎言只能暂时收效,但终究会被暴露。
(2)惊叹谎言的危险 26:10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百加“倾国倾城”之花容自然叫基拉耳人心存爱慕,如果利百加的身份不能确定,就会叫多人有非分之想。亚比米勒与以撒对质利百加的身份,目的是避免民中有人玷污利百加使全民陷于罪中。因为从前的亚比米勒,受过神的教训,知道玷污别人的妻子,乃是得罪神的(创20:6,9)。
3、蒙王承诺的以撒:誓死保护 26:11
亚比米勒确知利百加真实的身份后,立即下令通知全民确保以撒夫妻的生活安全。当然,这道禁令也是从亚比米勒与他国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的(10下)。由此看来,世上掌权的,乃是神的用人(罗13:4)。所以,信徒要为在位的人代祷,使我们可以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2:1-2)。
(1)晓谕全民
面对亚比米勒的质问,以撒坦诚自己的软弱说:“我心里想,恐怕我因她而死。” 当人揭发、责备以撒欺骗的行为时,他承认过犯,认罪带来了祝福。随后,亚比米勒立即下令通知全民确保以撒夫妻的生活安全。
(2)违令治死
于是亚比米勒晓谕众民说:“凡沾着这个人,或是他妻子的,定要把他治死。”由此可见,不信主的人也讲究公义和法制。信徒蒙神拣选,并非由于他们的义行胜过世人,乃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