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九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8-09 | 2481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彼得视摩西、以利亚与基督同等重要,要为他们搭三座棚;是的,在我们蒙恩的人身上,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灵里深处,有主荣耀的显现;当祂向我们显现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真好”。但耶稣大过摩西与以利亚,因神自己为耶稣见证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祂。”接着摩西和以利亚都不见了,只见耶稣一人。摩西和以利亚虽是以色列人所最敬重的人物,但他们也不能与主相题并论;任何属灵伟人和宗教领袖,都不配分享基督的尊荣。我们的主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惟祂独尊。


五、在山下有污鬼的为害──门徒不能把鬼赶出(37~43节)

主耶稣曾赐给门徒权柄制伏一切的鬼。‘门徒’代表我们信徒。门徒不能医治,并非主所赐的权柄失效,乃因他们‘当时的情形’无法有效地运用权柄;信徒的属灵情况若是跟不上,便会限制属灵权柄的发挥。“不信”指没有信心;最叫主的心伤痛(“忍耐...到几时呢”)的,乃是我们不信的恶心(参来三12)。神的独生子在山上显荣,下山就遇见一个独生子被鬼附,祂斥责污鬼,治好那孩子,因为“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8)。


六、豫言将要被交在人手里──门徒不能明白主的话(44~45节)

这位在异象中显出无比荣耀的君王,居然必须“被交在人手里”,这是表明得荣之前必先受苦(参彼前五1)。主耶稣再一次豫告祂要被杀和复活,但门徒仍旧一点也不明白。


七、彼此争论谁为大──门徒不知道神国度的原则(46~48节)

耶稣当面告诉门徒,祂将被交在人手里,但门徒都不明白,也不敢问。门徒反为了在天国里谁为大起了争论;耶稣以小孩作为示范,教导门徒:凡为主名接待这小孩的就是接待主,凡接待主的,就是接待差祂来的父神,凡谦卑像小孩子的便为大。喜欢为大的倾向是从旧人老亚当的生命来的,惟有活在新人属灵的生命里面,才能解决此问题。耶稣看出他们心中的议论,就领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自己旁边。小孩子并不自觉有什么可夸的,因此他的谦卑乃是诚实的谦卑;凡承认自己一无所是,一无所有,而只活在倚靠神恩典与怜悯中的人,他在天国里是最大的。主耶稣自己卑微,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腓二8~9)。在属灵界里的原则乃是,凡自卑的,必升为高(参路十八14)。人越谦卑就越能让神掌权,而越能让神掌权的人,在天国里也越大。‘为我名’有三个意思:(1)为着荣耀归主名的缘故;(2)因着主自己;(3)根据对方是属主的事实。‘接待’指欢迎、关心、乐意接纳。惟有将自己改变成小孩子的人,才会乐意接待一个在心志上仍像小孩子的人(参林前十三11;十四20)。这种的接待,是蒙主记念的(参太十42;廿五40)。


八、禁止别人奉主名赶鬼──门徒不知道主作工的原则(49~50节)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 “不要禁止他,”显然地,主耶稣的胸襟,并不像祂的门徒那般狭窄。主所在意的,乃是人们实质上的荣耀祂,而不是人们外表上的跟从祂。 “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意即:凡是与我们同仇敌忾的,就是与我们有益的。对那些不跟从主却奉祂的名赶鬼的人,主叫门徒不要禁止他们,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雅各、约翰对撒马利亚人不接待耶稣显得十分恼怒,他们根据圣经历史,要吩咐火从天降下烧灭他们(参王下一9~15);他们热心爱主,却不明白主的心意: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乃是要救人的性命。主在本节的话,似乎与本书十一章廿三节‘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彼此有矛盾,其实不然。主在十一章那里的意思是说:我们信徒在‘信仰上’和在‘敌对的人面前’,乃是和谐一致的,不可不同;而主在本节的意思是说:我们信徒在‘作法上’和在‘同工的人中间’,可以有所不同,应该彼此包容。信徒之间不可形成小圈子,排拒异己。


九、想烧灭撒玛利亚人──门徒不知道主作工的目的(51~56节)

主的道路有一定的方向,行事有一定的目标;我们跟随主,也必须有一个方向和目标。

保罗说:‘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这就是他追求的目标。

撒玛利亚位于犹太地的北面,当主前七百余年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后,犹太人多半被掳到亚述,而另将一些异族人徙置在该地(参王下十七章),从此那里居民的血统非常杂乱。到了耶稣的时代,犹太人视撒玛利亚人为‘杂种’,不屑与他们来往(参约四9) 在耶稣的时代,撒玛利亚人对于路过该地前往耶路撒冷守节的犹太人特别怀有敌意,拒绝提供住宿之处,因此住在加利利的犹太人,通常避免取道撒玛利亚,而沿约但河东边的路线南下耶路撒冷。十字架的道路是不受人欢迎的;什么时候你定意走十字架的道路,什么时候人就不接待你了。雅各和约翰的性格急躁,故被称为‘雷子’(可三17);此处他们又说了急躁的话。“像以利亚所作的,”先知以利亚曾叫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亚哈王所派的军兵(参王下一10~12)。


十、有关跟从主的教训──门徒不知道跟从主的条件(57~62节)

 “有一人对耶稣说,”这一个人乃是文士(参太八17),就是旧约圣经学者;他不是蒙主呼召,而是自发自动的前来。“我要跟从你,”他可能是因见到主耶稣会医病赶鬼,想要从祂得些神奇的能力,期在宗教界中出人头地。主的话是在表明:连动物在地上都有栖息的地方,但主耶稣为了遵行神的旨意,却要牺牲家庭生活的温暖和安息。主说这话,不是要博得人的同情,乃是要指给我们看见,跟从主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反而会受到相当的苦。“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这句话表明主耶稣在地上没有安歇的地方;受苦乃是祂为人生活的记号(参二12)。“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犹太人非常重视殓葬亲人,认为是为人儿女者神圣的责任,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任何宗教义务,遇葬事时可以把宗教规例押后。 “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这是当时的谚语,意即养老送终。那个门徒的意思是说,他想要先对家人尽自己为人子的义务,然后才来跟从主。“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前面一个‘死人’是指‘灵里’死了的罪人(弗二1,5);后面一个‘死人’则是指‘肉身’死了的人。主在这里的意思,不是要我们神国子民一点都不照顾地上家庭的需要。(主在十字架上临死时,还把祂母亲托付门徒来照顾,参约十九26~27)。主的意思乃是说,我们不该等到属地的事务都办妥了,然后才来跟从主。“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辞别家人’乃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礼貌;即便是最起码的礼仪,如果放在‘立刻和完全顺服主’的前面,这也是错误的。“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主耶稣曾作过木匠(可六3);按传说,祂擅长制造犁柄和轭等耕田的工具,故祂对犁和轭相当了解(参太十一29~30)。“手扶着犁向后看,”古时用犁耕田,前有牲口拖拉,农夫双手扶着犁,定睛注视犁的前头,不可回头向后看。因一回头,犁便会倾斜,以致耕出歪斜的犁沟;同时,犁头也可能因此下得太深,以致牲口无力继续往前拖拉。我们一旦接受主的呼召,就当勇往直,义无反顾;瞻前顾后的人,一定不能作好主工。这里有三个具代表性的不跟从主或藉故推辞的人:第一个人愿意跟从主,但知道跟从主是要与主一同受苦,要付代价时,便犹豫不前了。第二个人是当主呼召他时,却藉口要履行孝道而推辞,因他不明白传扬神国之道比亲情更重要。第三个人虽有意跟从主,但顾虑太多,踌躇不定;主说:“手扶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