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七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7-26 | 174727 次浏览 | 分享到:

7章:主耶稣的同情与怜悯

主耶稣向门徒讲完第六章里所记的话,‘就进了迦百农。’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事,印证了主所说的话是对的,是准确的,是经得起事实的考验的。我们常常觉得主的话是好听,却不好行,因为主的话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调和不来,我们以为主的话很高,很理想,但不切合实际,我们在地的生活是这样的现实,要照主的话行,那是行不通的。这种想法确确实实是人的愚昧,为自己而活,只看重属地的好处,而不肯去得属天的丰富。但是认识主权柄的人并不这样想,他们信靠神是信实的,必要将祂的应许兑现,叫信靠祂的人沉浸在祂丰盛的恩典中。迦百农的百夫长所作的,就是神信实的见证。

一、对百夫长──因赞赏其信心而医治他仆人(1-10节)

‘百夫长’是当时罗马军队的一种官衔,辖管一百个兵卒;是希律王管辖下的一个外籍军官。所宝贵的仆人,表明这仆人在百夫长心目中的地位。百夫长的为人,从他对仆人和犹太人的爱心,可知他是一个关怀别人的人,所以他仆人的病于危在旦夕时还能得救。百夫长对耶稣和祂所行的事也极关心,所以他对耶稣有充足的信心,深信主耶稣能医治他仆人的病,因而他请求犹太人的长老协助,求助于耶稣。‘长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乡绅和民间领袖。神的儿女应当顾到别人,常常把人带到神面前来,为别人代求。同情属下的疾苦,为别人代祷,这是爱的流露,也是信主之人的最佳榜样。百夫长因认识主的权能,所以就更谦卑自己,犹太人的长老说“这是他配得的”, 因为他‘爱百姓’表示他有良好的为人生活;因为他‘建造会堂’表示他有良好的宗教生活。信徒不但要有人前的生活,也要有神前的生活。在犹太人的长老眼中,百夫长是‘配得的’(参4节),但百夫长却“自以为不配”;真正有信心的人,乃是谦卑的。真正爱人的,也必爱神,愿意帮助人亲近神、敬拜神。百夫长自己却说“不敢当”, ,”一面觉得他不配,另一面他认识主是超越空间的神。自以为不配去见主,他深信只要主说一句话,他的仆人必得医治。百夫长实在认识主耶稣的权柄和能力,他知道救主医治的权能是在祂的话里,所以他只要主的‘一句话’就够了。百夫长知道:他只要服从上级,他就有权吩咐下属。他以这个原则向主祈求。因为他知道主常在天父的权柄之下,所以祂必有神的能力。百夫长也从自己对属下说话带着权柄一事,认识到主的权柄更是在祂的话里。“就希奇他,”福音书两次记载主耶稣感到‘希奇’,一次是希奇外邦人的信心,一次是希奇以色列人的不信(参可六6‘诧异’原文与这里的‘希奇’同字)。“这么大的信心,”信心是根据我们对主的认识而有的,因为祂是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来十二2)。以色列人因不够认识主耶稣,所以没有‘这么大的信心’。耶稣对百夫长大大称赞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更证明了外邦人可以因信而得到耶稣基督的救恩。百夫长的信心,是基于他对主权柄的认识;我们若是对主有更深的认识,也就有更大的信心。信心是享用属天权柄的路。人必须用信心才能接通神的权柄,带下神的能力和祝福。信心的果效是能够看得见的。


二、对拿因城的寡妇──因怜悯其处境而叫她独子复活(11-17节)

拿因城在耶稣家乡拿撒勒东南方不远。当耶稣从迦百农来到拿因城时,有很多的人与祂同行,将近城门时和另一队送殡的行列相遇,寡妇丧子是人生极悲惨和绝望的不幸遭遇。死者是独生子,而他母亲又是寡妇,表明人生的希望完全破灭。  主耶稣满有怜悯,不但向那伤心痛苦的寡妇说安慰的话,并且祂也向死了的少年人说话:“我吩咐你,起来!”那少年人便从死里复活,可见耶稣确是使死人复活的救主。主是生命的主,祂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祂所行的事使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在旧约时代,曾有两位大先知叫死人复活,一位是以利亚,他叫撒勒法寡妇的儿子复活(王上十七20~23);另一位是以利沙,他叫书念妇人的儿子复活(王下四32~35)。不是那寡妇去找主,乃是主来找那寡妇。当我们遭遇不幸的时候,祂总是主动的来眷顾我们。


三、对施洗约翰──当着门徒的面劝勉,背后称赞(18-35节)

1、 施洗约翰的困惑(18~23)

‘约翰’是指施洗约翰(参20节);这时他本人虽被希律监禁(参三20),但他的门徒仍可探监,领受训诲并传递讯息。‘这些事’就是主耶稣医病和使死人复活的事(参2~17节)。

施洗约翰因不知耶稣是否那将要来的弥赛亚而困惑,是什么原因呢?“他便叫了两个门徒来,打发他们到主那里去,”施洗约翰是在监里打发他的门徒(参太十一2);‘便’字说出他打发门徒的动机,与他所听见耶稣的事迹有关(参18节),或许他认为:1.耶稣所言所行,不符他对‘弥赛亚’的期望。2.耶稣既能行这些神迹奇事,为何不能使他免于牢狱之灾?所以就差遣他的门徒去质问主耶稣。

“那将要来的是你么?”约翰的意思是说:‘你到底是不是弥赛亚(基督)呢?’他这话并不是怀疑主,而是对祂表示失望。“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这是对主一种反面激将的话,盼望祂能显出弥赛亚的作为来,即率领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复兴犹太国。施洗约翰从监里打发两个门徒来问耶稣:祂是否就是那将要来的弥赛亚?约翰的困惑是:为什么耶稣还未将群众组合起来推翻罗马政权,建立神的国度呢?耶稣以祂医病,赶鬼……使死人复活的行动作为答覆。这正是那应许要来的弥赛亚的工作,而更重要的是穷人(虚心的人)有福音传给他们,主乃是要藉着福音使人与神和好。人在患难中容易起困惑,因此当我们身陷危难时,要特别注意不可中了魔鬼的诡计,而去怀疑主的心意。当我们在患难中,要学会眼睛只看主,不看环境。主若为我们作什么事,我们当感谢主;主若不为我们作什么事,我们也当感谢主。主的作与不作,都有祂的美意。人天然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等候”的时间长久了,就会渐渐地不耐烦,乃至对主生出埋怨来。许多主的仆人,不是在那里事奉主,而是要主来事奉他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