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八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8-02 | 184872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8章:主耶稣的教训与权柄

主耶稣在西门的家吃饭以后,‘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和祂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了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又有……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这时,主的工作从主一个人扩大到一个队伍,组成这个队伍的,一部份是被拣选的十二个门徒,另一部份是一蒙恩的见证人。他们陪伴着耶稣,从一个城到一个城,从一个乡到一个乡,他们工作的中心就是宣讲神国的福音,叫人认识并归回到神的权柄去。

壹、耶稣宣讲神国福音(八1~21)

一、用自己的财物供给主耶稣和门徒(1~3)

耶稣从犹太回到加利利以后,曾以迦百农为中心,在其邻近一带传讲(路四16~七50)。而从这里起,祂开始周游加利利,逐城逐乡传道。 主耶稣的布道团除了十二使徒外,还有几位蒙主医治、被赶出恶鬼的妇女。主耶稣死而复活之后,最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可十六9)。这些蒙主恩的妇女肯奉献自己的财物,供给主耶稣布道团的需用。耶稣和祂的门徒出外周游传道,并没有靠神迹供应自己的需要,而是靠一批妇女们在背后供给财物,并且默默地服事。在主的传道工作中,不但需要有十二门徒与祂同工(参1节),并且也需要有妇女们的服事和财物供应(参2~3节)。3节下半节说,她们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我们信徒也要学习这几位妇女们的好榜样,因着爱主的缘故,为主和主的工作,献上我们的服事和财物。


二、撒种的比喻──道和人心的关系(4~15节)

 ‘比喻’是用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来表达深刻真理的一种方式。比喻若不解开,人们就仍似懂非懂。而人们对比喻的了解程度,乃是根据听的人是否真心要主而定。对无心要主的人,似懂非懂,比喻对他们并无益处。.

主耶稣讲撒种的比喻并亲自解释:所撒的只有一种种子,就是神的道,撒在四种不同的地土上,就有四种不同的结果。1.路旁的 根据从前巴勒斯坦地区的习惯,农夫有时先撒种后才犁地。许多田地常有道路和小径穿梭其间,来往的交通会使大部分地面变得坚硬,种子暴露在地面上,成为鸟类的食物。‘路旁的心’根本就无心要接受神的话,他们听是听了,但不以其为宝贵,那恶者只要稍加拨弄,就会把神的话弃置不顾2、磐石上的 “磐石”是指没有被耕犁过的地,它象征人心深处未受过对付,单凭天然的喜好而行事为人,因此心仍刚硬如石(参结卅七26)。‘磐石’地的心是想要天福,却又怕世苦;他们是想要得天,却又怕失去了地,结果就像犹大,吊死在半空中(太廿七5),上构不着天,下构不着地。‘磐石’地的心乃是半心──又欢喜领受,又不愿为试炼付代价──只想‘得’而不想‘给’,当然与神的国无分无关。3、在荆棘里的,荆棘,没有人撒种就能长;象征贪财、忧虑、罪欲,不需要人来教导。好逸恶劳,只会贪求魂的享受,它一面不利于神道的成长,一面又容易叫别人受伤。荆棘的心,心里充满各种思虑、钱财和宴乐的人,神的话在他的心里虽会成长,但因常须与肉体的私欲相争(加五17;彼前二11),得不到够多的空间与地位(“挤住了”),故“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意即不能将神话的功效充分表显出来(参来四12),也就是不能结出生命的果子(参太七16~20)。4、在好土里  ‘好土’就是一个人的心田少有(或甚至没有)前面5~7节三种的光景,能让神的话深深地往下扎根,且心房里面有充裕的空间,能让道扎根生长。 让我们翻开自己的心,看看是属于哪一类?四种心田有三种是不行的,只有一种是好土,能让主结出丰满果实。达到丰满的路总是小的,门总是窄的,找着的人也少(太七13~14)。主愿意每一个信徒都拥有可收成百倍的佳地。

耶稣用比喻讲道,是要训练门徒出去传扬神国的奥秘,对那些不信的,他们听是听见却不明白,看也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些百姓都油蒙了心(参太十三10~16)。‘神国’在《马太福音》中称为‘天国’(太十三11),而《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则称‘神国’。就广义而言,神国和天国是同义词;但就狭义而言,天国是神国的一段,神国是包括着天国。神国是从已过的永远算起,一直到未来的永远为止;而天国则是从恩典时代开始算起,一直到千年国度结束为止。‘奥秘’指不能凭人意知悉,只有藉着神的启示才能明白的真理;神国的奥秘,只向愿意活在其中的人启示显明,其他的人既与神国无分无关,就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这话并非表示神不愿意人明白神国的奥秘,而是指出一件可悲的事实──人既无心追求神的国,也就无需明白神国的奥秘。我们的心,若是喜欢接纳太多属世的人、事、物(参阅5节注解),就无法把神的话存在心里反复思想(参二19),因此也就不能明白,而魔鬼也很容易把我们所听见的道夺了去。


三、点灯的比喻──见证和领受的关系(16~18节) 

 “没有人点灯用器皿盖上,或放在床底下,”这里的意思是说灯光不该隐藏起来。耶稣把听见神国真理的门徒,比作点着的灯,要把真理照亮世人。耶稣用“隐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俗语,说明门徒既领受了真道,就当传递,若隐藏不传,连他原有的光也要被夺去了。若要知道一个信徒属灵不属灵,不要看他在聚会中的表现如何,而要看他在自己家中的生活表现如何。


四、主耶稣的属灵伦理观——听道而遵行者乃主的真亲属(19~21节)

根据《马可福音》的记载,主耶稣为着遵行父神的旨意,连饭也顾不得吃,祂的肉身亲属就说祂癫狂了,所以大家就请了祂的母亲和弟兄来劝告祂(参可三20~21,31)。耶稣说“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人伦之爱的领域更加扩大了。主并不是排斥祂肉身的亲人(参约十九26~27);祂说这话的用意,乃是要启示一件事:人不是靠血缘,而是靠遵行神的话,才能与主产生永世的生命关系。主耶稣是神之道启示的中心。凡遵行神之道的人,就是爱祂的‘母亲’,帮助祂的‘弟兄’。


贰、耶稣的权柄

一、主耶稣平静风浪(22~25)

主平静风浪显明祂是创造万物的主宰,也是掌管万物的主,主藉斥责风浪使与主同在的门徒的信心得以建立。 “船”象征教会;“湖”(海)象征世界。主既然说了“我们可以渡到湖那边去!”祂就要负责成就祂自己的话;基督徒的信心乃是抓住主的话,主‘说’渡到那边去,就‘信’必会渡到那边去。加利利海常常因为突然而来的暴风,汹涌翻腾。狂风由北面吹袭约但河谷,经过狭谷时风势加速。当暴风抵达海面,海面匉訇不平,使航行的船只十分危险。耶稣斥责那狂风大浪,风和浪是没有位格和知觉的,主乃是斥责狂风大浪背后的空中掌权者(弗二2),和水里的污鬼(参33节)。主指责门徒“你们的信心在那里呢?”,是因为他们对祂话中的权能失去信心;他们只顾眼前的风浪,忘记了主曾吩咐他们‘可以渡到湖那边去’(22节)的话。主所责备的,不是他们的‘叫醒’(24节)──祷告,主乃是责备他们缺乏“信心”;主喜欢我们以祷告来麻烦祂,但不喜欢我们没有信心的祷告。我们只要有主,不论祂是明显的同在(醒着),或是暗中的同在(“睡着”),仇敌虽然兴风作浪,都不能动摇我们。


二、赶鬼入猪群(26~39节)

‘格拉森’离加利利海东岸不远,这地有大批猪群(参32节),是一个有众多外邦人居住的地方。“猪,”在神的眼中是肮脏不洁的(利十一7;彼后二22);一般说来,犹太人都不养猪,因为既不能用来献祭,也不能作为食物(犹太人不吃猪肉),那一大群猪是外邦人所养的。

中东地方的坟茔多为洞穴,既可埋葬死人,也可供活人居住。‘坟茔’是与死亡和阴间通联的处所(参诗八十八3,5)。被魔鬼辖制之人的情形:1.“不穿衣服,”没有羞耻的感觉。2.“不住房子,”没有安息。3.“住在坟茔里,”过着黑暗、污秽和死亡的生活。4、“鬼屡次抓住他,”无法脱离其控制。5、“被人看守... 被鬼赶到旷野去,”不受任何人的管束。6、“被铁链和脚镣捆锁,他竟把锁炼挣断,”就是用人所能想出的最好办法,也对他无能为力。

被鬼附的人的病症是精神失常、生活无律、脱离家庭和社会、行动不受约束及没有理性,亦不顾法律和道德的准则,甚至不顾性命。鬼的数目很多,而它们的作为就是附在人身,利用人反抗神。鬼认识耶稣是至高神的儿子,在主面前它永远是失败者。鬼承认它与耶稣不相干,但害怕下到无底坑,因此宁愿进入猪群。鬼入猪群闯下山崖淹死,若不是主耶稣救了那人,其结果也必灭亡。“就俯伏在祂面前,”不是指一般人对神从心灵发出的‘敬拜’,而是指单单向祂‘俯伏’下跪的动作。“至高神的儿子耶稣,”‘至高神’乃是外邦人对耶和华神的称呼(参创十四18;民廿四16;赛十四14;但三26;四2;徒十六17);污鬼认识耶稣的身分。“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污鬼的态度正如许多人承认宇宙中有神,却不愿意让神来干涉他们的人生。“求你不要叫我受苦,”鬼知道它们将来的结局乃是永火(参太廿五41),却不知惧怕,只求不要现在就去无底坑里受苦(参31节)。“我名叫群,”‘群’字的原文指军团或营(legion),按罗马军队的编制,一个军团约有三至六千个士兵。主耶稣是向那人问他的名字,回答的却是污鬼,由此可见那人被这群污鬼牢牢地控制着。“鬼就央求耶稣,”鬼为一种脱体的邪灵,必须藉体栖身,才感自在,所以它们常附在人身上。‘无底坑’是暂时拘禁邪灵和撒但的地方(参启九1;廿1,3);它们的结局乃是‘火湖里的永火’(参太廿五41;启廿10)。鬼离开那人后,他坐在耶稣脚前,亲近主,穿上衣服,恢复正常的生活,心里明白过来,他不再受捆绑,从此得着自由。他按照主的命令,回城到处见证主的救恩。鬼被驱离后那人的彻底改变:1.“坐在耶稣脚前,”安静,不再乱跑。2.“穿着衣服,”守规矩,不再不知羞耻。3.“心里明白过来,”清醒,不再糊涂癫狂。

圣经说,四围的人“害怕得很,”他们害怕的原因有二:(1)因为不认识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怕鬼来报复;(2)害怕因主耶稣而遭受物质上更大的损失。他们由于害怕,以致失去得着属灵福气的机会。格拉森地方的人不欢迎主,因为他们看重属地的财物,过于人的灵魂;但是主却宁愿牺牲二千头猪(参可五13节),为要拯救一个人,在主的眼中,人的灵魂何等宝贵!对家人亲友作见证,是作基督徒的第一步。为主作见证是一件事,显扬自己是另一件事;许多信徒名义上是为主作见证,实际上是在显扬自己。作见证乃是告诉别人“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是叫人知道主的作为,但不是叫人注意你这个人多么的了不得。


三、叫睚鲁的女儿复活(40~42,49~56节)

 “管会堂的,”是在犹太会堂里主持崇拜秩序的人,在犹太人中间具有相当高的地位。睚鲁是一个管会堂的人,他竟然不顾自己的身分和地位,而在众人面前俯伏拜主,这表明他的谦卑与虚心;谁肯谦卑,谁才可以领受福分(参太五3;雅四6)。 1. 睚鲁的独生女病危,但他有与患血漏的女人一样的信心。“不要劳动夫子,”这话明显地表示这家人的盼望,乃是在小女儿未死以先能得着医治,她既然已经死了,就不再存什么希望了。 2. 主耶稣迟延,睚鲁的女儿死了,然而,这却显明祂不但能医病,且能使死人复活,祂是生命的主。凡是蒙神拣选豫定的人,不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死了就完了,我们乃是睡着了(帖前四13~14)。“不要把所作的事告诉人,”主不愿意人因着一种好奇心而来跟从祂。


四、医治患血漏的女人(43~48节)

据圣经学者考证,那“一个女人”是外邦女人,所以她象征外邦的宗教。“血漏,”象征漏掉生命,因肉身的生命是在血里(利十七11)。这外邦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而前面那个快要死了的犹太女孩刚好是十二岁(参42节),所以两者都同指一件事,即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在神的眼中看来,都是漏掉生命的,都是死亡的宗教。它们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三1)。古时血漏是一种属于不洁净的疾病(参利十五25)。这女人患了血漏十二年之久,花尽一切仍未得医治。她在绝望之中想到来寻求耶稣,因她对主的信心,不但使她的病得医治,且有得救的平安,于是她在众人前见证救主。    “十二年,”表征已经受神够多的对付和管教。“在医生手里花尽了她一切养生的,并没有一人能医好她,”一般世人知道人生有问题,因此求助于哲学和宗教界人物,岂知花费钱财,甚至耗尽了一切养生的,仍旧一点也没有改善。“摸祂的衣裳繸子,”主的‘衣裳’象征主的义行;故摸主的衣裳繸子,意即藉着信心来接触主,与主联合为一,来取用主所成功的义,作为我们的义。主耶稣并非不知道是谁摸祂的衣裳,因为祂是无所不知的;祂所以问这句话,乃是要这女人在众人面前作蒙恩的见证:勇于见证自己从前的光景如何可怜,如何因着一摸(信心的接触)而得医治。主的身上满了能力,正等待着我们伸出信心的手,来向祂支取能力。 “摸我的是谁?”主不愿人偷偷相信祂,也不愿人偷得祂的恩典。今天祂正在四处寻找,谁是真正对祂有信心的人。“你的信救了你,”这是说明她用手去摸主衣裳的行动,乃是出于她里面的信心;惟有以信心去接触主,才能得着主的医治。凡遇着基督的人,必‘在平安中往前去’(“平平安安的去”的原文)。感谢主,愿神赐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