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主日讲章】彼得的榜样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9-28 | 191590 次浏览 | 分享到:

彼得的榜样

证道经文:路 5:1-11          启应经文:诗篇 116     赞美诗歌:新编赞美诗400首的47首、228首、345首

加利利是一个地区,东部是加利利湖。加利利海实际上是一个内陆淡水湖(太4:18),又名革尼撒勒湖(路5:1)、提比哩亚海(约6:1)、基尼烈湖(民34:11)。在耶稣的时代加利利海与全巴勒斯坦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相邻。加利利人口主要是犹太人,尽管这里和犹太教的中心耶路撒冷还有相当远的路程。加利利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犹太主义的偏见和仇恨,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基督开展工作的一个理想的地方。主耶稣初期工作就在加利利。耶稣呼召四个渔夫作门徒,其中安得烈本是施洗约翰的门徒。自从约翰指给他看耶稣是上帝的羔羊以后,他就跟从了耶稣,而且带领他的哥哥西门去见耶稣(约翰福音1∶40-42)。他们虽然认识主,跟从主,但认识不深,没有专心跟从,所以主耶稣行这个神迹,就是让他们更多认识主、坚定信心跟从主。也让我们从彼得的身上学习当有的功课。


一、甘心奉献(路5:1-3)

耶稣来到革尼撒勒湖边,就是加利利海边。众人又来拥挤他,要听神的道。耶稣见有两只船湾在那里,他们都“洗网去了”。每一次打鱼作业后,鱼网都要洗净、拉平,准备下一次打鱼使用。这两只船,一只是西门和安得烈的,一只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的。“有一只船,是西门的,”在此之前,西门(就是彼得)曾被他弟弟安得烈带到主面前(约一40~42),后来他又回去打鱼。耶稣站在革尼撒勒湖边(是加利利海的北岸),在众人拥挤的情况下,耶稣为了避免混乱,就登上彼得的渔船,请他稍微离岸,借用彼得的渔船作为讲台,传讲神的道。因西门彼得已经信主。主吩咐他把船撑开,稍微离岸,就坐下,从船上教训众人。“坐下,”这是当时教师教导人时惯用的姿势(参四20)。“从船上教训众人,”加利利海的船一般都没有篷,长七至十公尺。在船上讲道,可以避开人群的拥挤,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听见。对于耶稣的吩咐,彼得没有丝毫的不乐意,虽经过一夜的劳苦,彼得身心特别疲惫,但他没有一顶点不耐烦,仍是顺服,将船献给主用。讲道完毕,耶稣就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

从整件事件来看,耶稣是临时使用彼得的船,并没有事先与他约好,也没有答应彼得任何条件就使用他的船。即使是这样,彼得完全没有一丝的不高兴,也没有恐怕要吃亏的,而是甘心乐意让主使用他的船来教训众人。还记得圣经记载,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的时候,驴驹的主人一听说主要用它,也是没有犹豫。面对当时的场景,正是主耶稣需要之时,彼得没有失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满足了主耶稣的需要。彼得当时正“整夜劳碌,并没有打着什么”,可以说是身心疲惫之时,他实在有理由休息一下,但他没有体谅自己,顾惜自己,而是甘心奉献自己和他的船只。

    随着彼得的甘心奉献伴随而来的是神的赐福。主耶稣主动的为彼得行这神迹——“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主要将天上地上的福气上尖下流的倾在彼得怀里。让彼得知道,爱耶稣是不会落空的;奉献给主,绝不枉然(参玛3:9-10林前15:58)。这样的经历会激励彼得更加甘心地走奉献之路。当那撒勒法的寡妇将她仅剩余的一把面、一点油先供应先知后,她那一把面、一点油就变成了一直吃不尽的面和油了(参王上17:8-16)。使徒保罗劝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你们在主里面的劳苦,不是徒然的 (林前15:58) 。是的,爱主,奉献给主,绝不会落空。要记得,主对我们有需求,常常是主要赐给我们更大福气的先兆。他更多的赐恩,是跟在我们更美的奉献之后面的。阿们!


二、信靠顺服(路5:4-7)

彼得和他的伙伴们都是有经验的渔夫,曾经历过整夜劳力却一无所获的痛苦。如今,听从作木匠的耶稣的吩咐,把船开到水深之处,又依从祂的话,下网打鱼,竟网住许多鱼;在人的经验、劳力无效的同时,更显出耶稣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祂的确是行神迹奇事的主。水深之处就是离岸很远很远的地方,就是艰难危险的地方。许多基督徒不肯跟从主到深处,只稍微离岸就算了,就认为很满足了,甚至认为:信主耶稣得着救恩就够了,何必那麽热心、那麽入迷呢。从前埃及王法老对摩西说∶“我容你们去在旷野祭祀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只是不要走得很远。”(出埃及记8∶28)这是魔鬼的诡计。希伯来书5∶13-14说∶“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唯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希伯来书6∶1)保罗在每封信上都劝勉各教会的信徒,要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主要我们竭力地追求认识他,使我们的灵性长进,才不致随流失去。“把船开到水深之处”这节经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属灵的原则:属灵的追求(例如读经、祷告),总要往深处花工夫,才会有丰富的收获。我们惟有在属灵的深处中,才能得着并经历主的同在,因而更多认识祂的丰满。

彼得并不认为木匠出身的耶稣跟自己专业渔夫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就不顺从他,乃是“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一个谦卑顺从主的举动,那单纯的交托与仰望,让他经历奇妙的恩典与祝福,因着人与耶稣之间的真诚互动,他收获了心灵的喜乐与丰富的物质。“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彼得仍心存疑惑,勉强带着姑且一试的心态‘依从’主耶稣的话。舍弃自己,信靠顺服,结果,超乎意料。主这样训练彼得,为的是勉励他和一切献身服事主的人,在长期工作不见果效时,千万不可灰心丧志,当寻求主的话,并信从主话而行。若能如此,就会发现主里劳苦不是徒然。一个在工场上工作长久的人,就会积累一些经验,这是好的。不过,有时,经验主义会害人的。它会成为人忽略主耶稣的一大因素。看看进入迦南地百姓,得胜耶利哥城后,对艾城的态度,就是一例。他们忽略求告神,只派三千人过去。这就是刚刚得胜的经验之谈。提醒我们,不能只凭经验,乃应专心仰赖主大能。无论何事,也无论何时何地,人必须脱离自己老旧的经历──“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而根据主新鲜的启示──“但依照你的话”,才能看见并经历基督的丰满。我们处在艰难的境遇中,也当倚靠主的话,凭信往前,就必看见主来开路。我们若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服事主,必然徒劳无功;服事主有果效的秘诀,乃在于信从主的话。


三、知罪蒙召(路5:8-10)

这一神迹使彼得和他的伙伴们大为惊讶,而且承认自己的罪。彼得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主不但不离开他,反而呼召他跟从自己,要他作一个得人的渔夫。倘若你已经认识主的大能,你愿意同样接受主的呼召吗?认识主的人才会认识自己的罪,发现神的完全的人才会觉察到自己的亏欠,每个人对主的认识都会存在渐进性,从错误的认识渐进为正确认识,从幼稚的认识蜕变成成熟的认识,从有所认识进展为全面的认识。

耶稣呼召门徒彼得,他对耶稣的认识是渐进性的,从起先认识耶稣是夫子进展到认识耶稣是主、发现自己是罪人,直至渐进的高峰,就是认信耶稣的话--得人如得鱼及完全跟从主。彼得是已经来到主面前的人(参约1:40--42),他对主多少是有所认识的,刚开始,他认识的耶稣是夫子,就是老师的意思。看见神迹之后的彼得不再称呼耶稣为“夫子”,当他亲眼目睹了耶稣完全的神性和他所行的神迹奇事,他明白耶稣不只是夫子或伟人,他改口称耶稣为“主”“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彼得是勉强的,甚至是要向耶稣证明是不可能的心态下去做的。然而一网下去,拉的时候需要同伴帮忙,两只船都装满了鱼,甚至要沉。彼得知道自己错了,且错得离谱。“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彼得在下网之前称呼祂‘夫子’(参5节),如今因看见神迹,认识祂是主,就改口称呼‘主阿’。 彼得对主有了深刻地认知。开始是帮忙耶稣,现在是俯伏在耶稣膝前。开始是“夫子”,现在是“主啊!”这位在他眼前不只是夫子,乃是神人,是主。是权能的主。海里的鱼在他掌管之中,他是万有的创造者,统管者。是圣洁的主。离开我,因我是污秽的罪人,岂能见圣洁的主?看见耶稣奇妙的权能,从而看见自己的渺小卑污;看见主无限的崇高而深感自己的不配,使他内心深处产生极大的战兢,不禁的向主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如以赛亚先知的经历(参赛6:5)。认识主荣耀的人,必然会认识自己的败坏。凡认识耶稣是主的,也必立即觉到自己是个罪人。人在神的光照之下,就看见自己的罪污和不配(参赛六5)。以赛亚、约伯“从前……现在……”人若看见基督的丰满,就必认识自己的败坏;所以要脱离罪恶,并不在消极的对付自己,乃在积极的看见基督。我们越认识主,也必越觉得自己的败坏;我们若还觉得自己不错,就证明我们还不够认识主。

从打鱼的经历中,彼得对主有了新的认识,为自己起初对主的不满、轻视和误会深感惭愧,所以他没有因鱼多而欢欣,反倒向主认罪悔改。我们常是在被主鞭打管教时悔改,但彼得却是在主“大大的赐福”时悔改;我们悔改常因罪已被暴露,但彼得却是在别人还不知他犯了什么罪的时候悔改。他实在是一个向主绝对诚实的人,这一诚实善良的心,正蒙主悦纳。

每次的遭遇,当我们质问为什么时,它让我们的目光转向神。就像平风静浪的神迹后,门徒们大大惧怕,彼此对问说:“这到底是谁?连风与海也听从他。”同时,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本相,是那样的丑陋与无力。“主啊,我信,但我信得不足,求主助我。”那孩童父亲的求助,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应发出的声音吗?主的祝福总是绰绰有余,丰富到几乎使我们承受不了,但仍不至于徒劳。主为我们所成就的,常常超过我们所求所想(参弗三20)。

其实我们都知道,此时的彼得早已认识并跟从了主耶稣,请看圣经记载:“听见约翰的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使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德烈。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也就是彼得),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参约1:40—42),后来又回去捕鱼为生,现在是主第二次呼召他们,要他们放下职业,从事“得人”的传道工作。‘得人’就是将人带进神的国度里。人是要‘得鱼’──属地的财富,而神是要让‘得人’──神恩典的对象;跟随主的人,必须舍弃鱼而为主得人,并且该先把自己这个人让主得着。主第一次的呼召,使他们得救(约一35~42);第二次的呼召,使他们得人。得救在先,得人在后。先认识基督的丰满,后才能接受主的托付──“得人”;并且所受的托付,也就是所得的认识──‘得人如得鱼’(参太四19)。彼得因看见自己污秽,就求主离开(参8节);主却反倒呼召他跟随。这说出真实蒙召跟随主的人,都是自觉不配跟随主的人。当彼得蒙主呼召作得人的渔夫时,他正在作渔夫日常的工作。当我们等候主明确的引导时,切莫怠惰、无所事事,而须照常作工,且全力以赴,才会蒙主悦纳。


四、生命改变(路5:11)

撇下所有跟从主,跟从主,必先撇下原先缠扰自己的东西。不能撇下的,就不能跟从。“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33)“跟从了耶稣,”意即作主的门徒;古时犹太拉比收门徒,不单是传授道理教训,并且无论拉比走到那里,门徒就跟从到那里,藉着日常生活在一起,使门徒可以学习为师者的行事为人。人若看见丰满的基督,必然撇下所有的跟从祂;人能立刻舍弃一切跟从主,不在于任何人的鼓吹,乃在于主自己荣耀的吸引(约十二33)。愿主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祂(歌一4)。跟从主耶稣,必须先有所舍弃;凡不肯为主舍弃的人,就不配作主的门徒。凡想跟从主的人,都必须愿意为主付上‘作门徒的代价’。要作基督徒就要绝对,就是不顾一切;但必须是主亲自向我们发出呼召,才能使我们不顾一切。主若真向我们呼召了,往日的地位(船)和关系(亲人),必定存留不住。不认识主的人,是拒绝主的;认识主的人,是无法拒绝主的──我们若真认识主的宝贝,这世上的一切就要失去其缤纷彩色。彼得等人是在他们一生中捕鱼最多,事业最成功的时候,撇下所有的跟从主;我们千万不要等到失败潦倒的时候才转向主。

人的生命改变了,三观就改变了“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指人看待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也指人们用何种方式、眼光去看待事物。价值观指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彼得认识了自己的蒙怜悯,定然更进一步的活在主面前,撇下一切所有的去跟从祂。彼得和他的同伴把他们的职业,把他们的财产,把他们对亲人的感情,连同他们属地的前途,都一古脑儿的撇下了,义无反顾的跟随了主。从人的角度来观察,这是何等冒险的事。但是这些人就是这样的跟从了主,虽然好像是失去了属地的一切,事实上他们却是得着了属天的丰富和尊荣,因为他们认识了主是谁,祂要把属天的尊荣放到他们中间,也使他们可以把人带到这属天的尊荣里。若有人要跟从主,就当舍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人若爱丈夫妻子儿女超过爱我的,不配作主的门徒我们要跟从主,就必须舍己;要舍己,就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主为每个人安排的十字架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十字架。 ‘舍己、背十字架’的原则就是拆毁。愿我们学习彼得甘心奉献,把身体当做活祭为主献上,被主使用;学习彼得对主的信靠和顺服,听了主的话就去行;学习彼得随时认错,知错必改,紧跟主走;学习彼得在生命上的改变,让我们的信仰落到实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使主的名得荣耀。感谢主,愿神赐福大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