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主日讲章】思念:相见•分享•同得安慰
来源:李鑫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9-23 | 565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文: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 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侍奉的 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 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罗马书》1章8-15节

题目:《思念:相见·分享·同得安慰》

启应:《诗篇》第103篇

诗歌:《新编赞美诗》58、271、307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现代新约学者在研读《罗马书》时表示,这卷作品不单是涉及教义的书信,同时也是保罗希望拜访罗马教会的叩门砖。因此,《罗马书》1章8至15节,是保罗向罗马教会显明自己即将要拜访的意图。那么,保罗为何要拜访罗马教会呢?因为根据教会历史而言,罗马教会并非是由保罗所建立,而是五旬节期间那些聆听彼得讲道且皈信基督的罗马客旅所建立的(参 徒2:5-12)。如若从这个背景出发,保罗拜访罗马教会体现出的是对教会广博的爱心,希望所有属上帝的子民——无论东西南北、不分民族肤色——均能领受属天的恩霖甘露。


一、保罗对罗马肢体的思念(1:8-10)

“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 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侍奉的 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 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

 

在《罗马书》1章8至10节的经文中,保罗讲述了他对罗马肢体的思念,因为他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所谓“信德”( G3754 CONJ  G3588 T-NSF πίστις)是“信心”和“信仰”的意思,而“传遍了天下”( G5216 P-2GP καταγγέλλεται  G2605 V-PPI-3S ἐν  G1722 PREP ὅλῳ  G3650 A-DSM τῷ  G3588 T-DSM κόσμῳ)是指在整个世界和世人当中被公开宣扬,是以当保罗夸奖罗马教会的信德遍传天下时,是在赞扬他们美好的信心和信仰的见证,被公开且广泛地在罗马社会中传播。由此可见,罗马教会在当地的帝国社会中是很有见证的。虽然保罗在整卷书信中,并没有提及罗马教会具体的表现,然而对于信心的强调是在表明:上帝赐予的信心本身,就会让人们的生命发生转变,并由此带来相应的社会影响力。那么,信心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其一,在信心的光照中,看到自己的软弱和罪性。例如,先知但以理的祈祷中讲到:“我向耶和华我的 神祈祷、认罪,说:‘主啊!大而可畏的 神!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 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没有听从你仆人众先知奉你名向我们君王、首领、列祖,和国中一切百姓所说的话。 ’”(但 9:4-6)根据但以理的祈祷,人性的软弱和罪性是对上帝话语的违逆,然而若是没有真理的光照,无人是会看到自己的问题,甚至会自觉良好。然而,当信心赐予的时候,则会因着看到自身不足,而生发对良善、圣洁的渴慕。正如,《希伯来书》10章22节所言:“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 神面前。”

其二,在信心的引导中,去相信并倚靠三一真神。耶利米先知在预言中表示,“倚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耶17:7)一般而言,人总是喜欢倚靠自我、管理自我和把控自我,通常将自身所需视作是最好的,所以往往看不到倚靠上帝的奥妙。然而,在希西家王晚年的故事中,却看到当上帝任凭人意成就时,结果却是向巴比伦的使者展示自己的宝库,不是荣耀上帝而是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由此惹动上帝的愤怒(参 王下20章)。先知约拿抱怨上帝没有毁灭尼尼微,但是上帝却教导他要爱惜无辜者的性命(拿4:9-11),是以耶和华的管理和带领总是深远的,且最终是为造就祂的子民。但是,如若缺失信心的光照,无人能从各种日常当中窥见上帝的心意。

其三,在信心的带领中,能按照上帝的心意而求。《雅各书》4章2至3节讲到:“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所谓“妄求”是专顾私意、私心和不切合实际的祈求,然而信心既然让人能看到上帝的心意,那么拥有信心之人的祈祷,就不仅仅是为自我而祷告,更是寻求上帝的国和义。所以,保罗教导提摩太时强调,“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提前2:1-2)由此可以看到,上帝的心意不单是让我们蒙福,更要转变我们成为服务社会、他人的祝福。

罗马肢体在信心中的更新和建造,不仅让保罗由衷地感谢上帝,更是吸引着这位使徒对罗马念念不忘,希望在上帝的带领下看望那里的肢体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基督徒对他人的吸引不来自于利益的输送,或是兴趣、志趣相投,而是源自生命的更新和建造,当上帝的荣耀被显明时,自然会影响他人的关注和向往。所以,福音的传讲虽然在乎言辞,但更重要的是生命能映射出上帝的光芒。换言之,教会和信徒的吸引力是对上帝生命的彰显。所以,基督徒给予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就是让彰显、荣耀和活出上帝的生命。


二、保罗愿同罗马肢体分享属灵恩赐(1:11-12)

“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由于罗马教会美好的信德,保罗希望他的前往可以锦上添花,与那里的肢体分享属灵的恩赐。那么,是怎样的属灵的恩赐呢?有学者认为是圣灵赐予保罗的某种洞见或能力,[1] 不过由于经文中并非确切地指出是怎样的恩赐,所以在这里不宜过度解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恩赐的果效,最终是能坚固罗马教会和众肢体的信仰。面对非由自己所建立的信仰群体,保罗慷慨的分享是对福音精神的践行。因为基督的福音,正是上帝的爱子与我们分享祂宝贵的生命,而保罗也是将上帝赐予他的恩赐白白地转赠他人——如此,正正印证基督的教诲:“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10:8)所以,当我们乐意与他人分享时,既是表示我们所拥有的,实则是“白白”从天而来的恩赐,又是在表明恩典、恩赐的意义不单在于自我的美好,更重要的是为造就他人。是以,在《哥林多后书》1章6节中保罗表示,他们所受的患难,是为了哥林多人的益处。

所以,保罗同罗马肢体分享属灵的恩赐,体现出基督信仰中关注他人、关心邻舍、关怀肢体的见证。因而,对于基督信仰或者福音精神的践行,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能够转向他人、服侍他人,并从内心中将身边的人视作邻舍般去接待。其实,人性比较沉重的问题就是“自我”,这意味着我们自觉最有意义的事情,往往都是与“我”切身相关的利益。比如,前些日子有两篇文章被录用,我非常激动,所以前天晚上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希望能再接再厉能继续被采纳;然而,若是没有被采纳的话,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动力。由此可见,人的天性中就是以“己”为出发点。然而,上帝的爱是无远弗届的,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所以基督徒的目光应学习从自我转向,能够看到身边有需要的人们。

故而,身为基督徒应当向保罗一样“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所以我们应该为每个教会祈祷,为每个知道的、不知道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或是远处的,或是近处的肢体祈祷,每位个处于患难、逼迫中的人们祈祷——因为信仰不是让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是在圣灵的带领下彼此相爱、趋向合一。曾几何时,有位牧者曾经劝勉道,“无论在哪里、是怎样的族群,我们首先是基督徒!”愿上帝赐予我们合一的灵,使我们认识到基督徒应该合一、应该相爱、应该理解和包容;愿上帝赐我们力量,不仅关心我们,也关心那些我们所不认识,却为着信仰而努力的人们。

第十二节的信息是对第十一节的补充,在这里保罗表明藉着他同罗马信众分享恩赐的过程,同样使保罗自身与罗马的信众在信心中同得安慰。因此,保罗在这里盼望因着同罗马信众的交通、见面,而是彼此均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属灵的激励。[2] 由此可见,付出、分享和彼此的服侍并非单项的过程,而是双向且会作用于彼此的;例如,当我们热情款待肢体时,既会让对方感受到主内的恩情,也会使接待者在基督里欢喜、鼓舞。曾几何时,笔者和教会的牧者去北京探望即将手术的肢体,当时我也曾认为劳碌奔途有何意义呢?但当我们真的同那位弟兄见面后,他的信心、见证和在手术前的信心、镇静,却让笔者通过此次探访加深了对上帝的信靠。因此,事奉、探访、交通、分享、接待等工作绝不仅仅是付出的过程,而是在付出中会经历圣灵对我们的滋养、安慰,以及深刻主内肢体的连接。


三、保罗生命中的亏欠(1:13-15)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第十三节是保罗向罗马会众表达自己长久以来渴望拜访罗马的心意,但是总因着各样的原因而未能成行。保罗并未在《罗马书》中明确谈论拦阻他前往罗马的原因,有学者猜测可能是保罗在当时地中海东岸的事工太过繁重,而致使保罗分身乏术。在这里的结尾处,保罗谈到自己希望前往罗马的原因:“为了要得一些[数量客观地]果子”,这里的“果子”有两重含义:藉着福音增加罗马基督徒的数量,以及坚固当地教会的信仰。[3] 总而言之,保罗前往罗马是为着福音的缘故。事实上,对于信仰者而言离开了基督和福音,也就失去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同样,教会如果失去了对福音的持守和信仰的关怀,那么这样的教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有时,信仰者的信仰和生活是毫无关联的;有时,教会的事工、活动也缺乏信仰的反思,久而久之会出现毫无生气的基督徒和沉闷压抑的教会生活。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坚守初心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在坚守过程倍感欣慰及经历生命的蜕变更新。

第十四节和第十五节是这段信息的结尾,在这里保罗表达了他自己对于福音事工的责任感。在第十四节中,保罗论及自己对于希腊人、非希腊人、智慧人和愚拙人的亏欠,因着这种亏欠激励保罗宣扬基督的福音;因此,在第十五节中保罗也情愿在罗马城里继续宣扬福音。虽然这两节经文表达的信息十分简单,不过却蕴含着牧者、事奉者服侍上帝的动机——在这里,保罗侍奉上帝的动机十分单纯,那就是对众人的“亏欠”。那么,保罗的这种亏欠源自哪里呢?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付出,以及他自身曾经对上帝的悖逆,所以侍奉也许是保罗尽力在补偿这种亏欠。

保罗这种“亏欠”的心态,也应是基督徒所学习的样式,希望保罗侍奉的见证和心路历程,激励着我们也能如此。愿全能的三一上帝,更新我们事奉的动机和内心,能像保罗一样,以亏欠的心态事奉上帝、传扬福音,使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一起都是理所当然的。

愿上帝祝福我们

写于常年期廿四主日·周六(办公室)

2021年9月18日


[1] 穆尔:《罗马书》,卷上,陈志文译(South Pasadena:美国麦种传道会,2012),页92。

[2] 穆尔:《罗马书》,卷上,页93。

[3] 穆尔:《罗马书》,卷上,页9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