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十一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8-24 | 194966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11章:主耶稣的教导与警戒

祷告不单是属灵的交通,也是神儿女的一种生活内容,它和我们整个人的生活是不能分开的,祷告扶持着我们的生活,生活也充实了我们的祷告。在生活中,我们经历了神恩典的工作,也确切的知道我们的缺欠,叫我们在祷告上紧紧的与神结连在一起,使我们懂得我们必须要活在神的心意中,才能显出神的荣耀。

一、教导如何祷告(1~13节)

 “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表示主耶稣的祷告是:(1)有地方;(2)为一定的事;(3)可以听见;(4)有时间的。这种划出一定的时间,实际地为某些事开口出声的祷告,常为一般基督徒所忽略。由于主自己在祷告生活上以身作则,引起祂的门徒对祷告的渴慕,因而请求主教导。这是鼓励别人学习的好方法。我们的生活见证乃是最佳的讲坛。信徒不必劝人远离罪恶,只要自己在人面前活出圣洁的生活,自然会吸引别人来探究圣洁生活的秘诀。

“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主并没有意思要我们只字不漏地照章诵念,祂乃是给我们一个示范的祷告,教导我们祷告的原则。“我们在天上的父,”只有神的儿女,也就是那些重生了的人,才有资格向神祷告,蒙神垂听。“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对犹太人来说,‘名字’代表整个人的独特处;这里指神的品格或本质;本句意即愿神在所有的人心目中得着独尊的地位。“愿你的国降临,”意即愿神在地上人群中作王掌权。“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意即愿地上的人都作神旨意的遵行者。

真实有效的祷告,必须先认识神的心意,使祷告者的心意与神的心意合一,才能牵动神大能的手,成就所祷告的事项。主所教导的和我们所常听见的祷告,相差太远了!我们常照我们自己的心意祷告说,‘哦,主啊,祝福我、我的家、我的教会、我的本乡...’我们的主放在前面的,我们偏把它漏去。主的次序是:先世界,后个人。主耶稣既然把一切都给我们,连性命也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弃,如果祂要求我们把祂的国放在第一位祈求,岂是过份的呢?只有让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的人,才能得着属天的能力。

“我们日用的饮食,”代表生存所需,而非奢侈品。“天天赐给我们,”我们虽然不要为饮食忧虑(参十二22~24),却当为天天的饮食祈求;虽然神必会供应,却仍须经过祷告,这是要我们操练在凡事上都依靠神。我们在这地上活着,若能顾到神的利益,神也必顾到我们生存的需要,因为我们活着,是为主而活(罗十四8)。从表面看,我们日用的饮食,好像是我们劳苦得来的(创三17),但实际上,乃是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提前六17)赐给的;所以不论是属灵上,还是物质上,我们都需要天天倚靠神的供应。“赦免我们的罪,”‘罪’指我们对神的过犯和对人的亏欠。“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因为’表示祷告蒙神答应的条件,乃是要先赦免别人,因为我们若不赦免别人,良心就有亏,良心一亏,就会失去信心(提前一19),信心一漏掉了,当然祷告就得不着答应。“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意思是不要让我们遇到过于所能受的试探(参林前十13);这是承认自己的软弱,求神保守。“救我们脱离凶恶,”‘凶恶’指‘那恶者’(约十七15),就是魔鬼,因它如同吼叫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我们一活在天然生命里面,就都会犯罪,亏缺神的荣耀(罗三23),故须天天认罪,求神赦免(约壹一8~10)。 神的心意是乐于赦免人的罪(亏欠);祂既饶恕我们的亏欠,当然盼望我们也能像祂一样,饶恕别人的亏欠(太十八21~35)。

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半夜,”巴勒斯坦地区暑天炎热,多有人夜间行路。半夜三更把一家人吵醒,为了要借三个饼,真是太不近情理;许多时候,我们对神的祷告,也常这样不近情理。接待客旅是犹太人极重视的美德(参罗十二13;来十三2)。六至八节的比喻,是藉那个自私的朋友因却不过迫切的要求而起身的勉强供应,来表达我们若是同样地向神持久地恳求,岂不更蒙这位满有恩慈的神丰丰富富地赏给我们吗?迫切祷告的力量,大过朋友的关系,朋友可以不给,但因迫切的祈求就不能不给了。“祈求,”是指普通的祷告。“寻找,”是指专一的求问。“叩门,”是指进一步迫切的要求。‘祈求、寻找、叩门’这三个词在原文都有持续的意思。神作事的原则乃是:必须神的子民先有祷告,然后神才兴起作工。儿女们因幼稚而容易求错,但父母却不会给错。天父不但给我们对的东西,且是给得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你们虽然不好,”不单是指我们有罪,而且还包含着我们在天性上与道德上的有限与缺失。“何况天父,”我们的神真是满了为父的心肠,愿意使祂的儿女得益处(来十二10)。“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圣灵的内住(约廿22),给我们供应、引导和安慰;圣灵的浇灌(徒一8),给我们得着能力。圣灵的充满需要我们追求(参弗五18);圣灵的浇灌,需要我们等候与祈求(参廿四49;徒一14)。


二、教导赶鬼须知(14~26节)

“别西卜,”是以革伦的苍蝇神巴力西卜(王下一2),犹太人稍加变音后用于称呼‘鬼王’,意思是‘粪堆之王’,也指‘房子的王’,因鬼附在人身,把人当作房子,霸占人的身子作屋子的王。人既辱骂、亵渎我们的主,我们就不能盼望人对我们有好的待遇。当我们每次被人误会、逼迫、轻看时,我们要想到人如何待我们的主。‘试探’是对主不信的表示。“神迹”兆头,异兆,记号。主耶稣刚刚赶出哑吧鬼(参14节),就是行了神迹奇事,但他们不愿承认,而求一个从天上来的兆头,以证明祂的确是从神来的。‘撒但’是跟神作对头,它不是跟自己作对头。撒但有它自己的国度──这世界就是它的国,它是这国的王(约十二31);它绝不能容忍任何的挑衅。撒但既然不能“自相分争”,所以我们身上若还存留丝毫撒但的地位时,就休想在属灵的战场上胜过撒但。法利赛人也赶鬼,他们自以为是靠神赶鬼,却又批评主耶稣是靠鬼王赶鬼,这对他们自己的立场是有负面的作用的。神的国’指神施行祂权柄的范围,与撒但的国(18节)对立。主耶稣在地上的工作,就是要把神的国带到地上来(太六10)。主乃是神的儿子,自然能够牵动神的‘手指头’(“能力”的原文),足以赶鬼;所以无论祂到那里,那里就没有鬼的权柄存在的余地,当然也就是神的国临到那里了。“壮士,”指刚强、有力的人,象征撒但;“看守自己的住宅,”‘壮士的住宅’指撒但的国度;“他所有的,”指被撒但所利用的工具,亦即卧在它手下(约壹五19)、被它所利用的世人。“有一个比他更壮的,”豫表主耶稣。“胜过他,夺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打破撒但的头(创三15),败坏了它掳掠人的能力(参弗二8原文)。 “又分了他的赃,”所有的人原来都是魔鬼的俘虏,但我们信徒如今已经被主释放了(加五1)。在对基督的态度上,“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但在同属基督之人的工作上,‘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参九50)。所有不以基督为中心而相聚的,就是分散的;所以我们若以基督之外任何人事物──属灵伟人、道理、实行等为中心,就是破坏教会的合一,也就得罪了基督。‘污鬼’就是邪灵。它们自从被神用水审判(参创一2)之后,原以海为住处,后因人堕落犯罪,就在干旱之地,以人的身体为安歇之处。‘污鬼离了人身’后,除非附在别的物体上,在干地就不得安息,只好回到海里(参太八32)。廿四至廿六节,乃以犹太人过去的历史事实为背景,指斥他们现今的情况比从前更不好:犹太人经过被掳到巴比伦的事件,后来虽然蒙洁净而脱离了偶像,但因为他们对神的悖逆不信和心地刚硬,以致他们目前的景况,已经落到较他们被掳前更坏的地步。


三、教导认识神迹(27~32节)

约拿的神迹’(拿一17),豫表主的死而复活。29节意即只有死而复活的基督,才能应付这一个邪恶的世代的需要。神迹对于存心不正的人毫无功效,只不过增加他们的好奇心罢了。约拿在大鱼肚腹中是一个表号,豫表主耶稣为我们受死并埋葬,曾经降在地底下(弗四9),逗留在阴间(徒二27)。“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南方的女王’即示巴女王;她是身在远方的外邦人,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只为去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王上十1~10);而主的里面蓄藏着一切智慧知识(西二3),但这世代的人却对主的话毫不思慕,所以不如南方的女王。 “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所罗门求智慧(王上三9),基督就是智慧本身;所罗门讲论草木(王上四33),基督是创造万有的主,故祂比所罗门更大。基督是更大的君王,祂是万王之王(启十七14)。“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尼尼微人’是外邦人,他们一听见约拿所传的信息,立刻就悔改(拿三5~8)。主这话说出,犯罪而悔改的人,胜于自义而不肯接受主的人。 “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约拿受神差遣不顺服,欲逃往他施(拿一3);基督受神的差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腓二8),所以祂比约拿更大。基督是比约拿更大的先知,祂被神所差遣,以行动为神说话。


四、警戒的话:

1.省察自己,使心眼了亮,全身才会光明(33~36节)

“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这里的意思是说灯光不该隐藏起来。 “放在灯台上,”意即放在特别显露的地位上,以照亮周围。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这里是借用肉眼和身体的关系,来说明心眼和生命的关系;眼睛在此代表利益、欲望、志向、注意力被吸引的方向。两只眼睛在单一时间内只能注视一样东西,若同时要看两样东西,眼光就会馍糊。灯的作用是照亮四周(参33节),人的眼睛也是要了亮,使全身光明;同样,在属灵的领域里,人的目光要专注于善事上,不让恶事蒙蔽自己。肉眼是否健全,决定人的视野是光明抑或黑暗。照样,人对神的存心是否专一,决定人一生有否方向和意义。人的眼睛看的是什么,往往说出人心里面所爱的是什么;眼睛乃是人“身上的灯”,人的眼睛会把全身最隐藏的东西照射、显明出来。我们的心若专一地只思念天上的事,我们的眼睛就会单一地注视于神自己,我们的全人也就明亮,灵窍就必开启。

2.不要单洗净外面,而要洁净里面(37~41节)

按摩西律法的规定,祭司进圣所供职前必须洗手洗脚(参出卅19)。而历代口头相传的补充规定,将旧约对祭司的吩咐扩大范围至一般百姓的生活细节,惟恐人们可能在无意中摸过不洁的东西(如死人、死畜、不洁的动物),所以规定在吃饭前必须洗手。拉比们常说:‘圣民(以色列人)住圣地(迦南),必说圣言(希伯来话),食圣食(洗手)。’这里的洗手是指未遵照宗教洁净礼仪洗手,而不是普通清洁卫生的洗手。主耶稣是责备他们只注重仪文上的洁净(参可七4),却任凭内心污秽不洁。

3.警告法利赛人六祸(42~54节)

“有祸了,”包括‘将受恶报’及‘可悲可叹’这双重意思。 “将薄荷、芸香,并各样菜蔬,献上十分之一,”文士和法利赛人注重十一奉献的事,甚至及于田地的小出产(参利廿七30;申十四22)。‘薄荷、芸香、芹菜’乃是作药用或作调味香料用的植物。 “那公义和爱神的事,反倒不行了,”‘公义’重在指对人公平;‘爱神’是一切对神之事的起点。 “这原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意指‘公义和爱神的事’乃是必须行的,而‘献上十分之一’也不可因此撇开不管。本节是说法利赛人只遵守律法上最微末的规条,例如献上十分之一(虽然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但那律法上最重要的公义和爱神的事,乃是当行的事,却置之不理。换句话说,他们把十一奉献变成规条,却没有生活的见证。主不是叫人轻看奉献,而是要人知所轻重。今日的信徒若只在嘴唇上讲公义和爱神的事,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又误认为奉献十分之一乃无关紧要的事,结果就反而连法利赛人也不如了。“喜爱会堂里的首位,”‘首位’是指会堂前排的座位,通常留给最有地位的人。 “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你们的安,”意即喜欢在公众面前被人奉承、恭敬、尊重。凡在教会中介意名分地位的人,绝不能作好服事工作。犹太人若踏在坟墓上,认为会沾染死人的污秽,在宗教礼仪上他就变成不洁净(参利廿一1;民十九16),因此犹太人总会避免走在坟墓上面,但有时因夜色朦胧或不小心,而走在其上。44节表明法利赛人自己污秽,使接近他们的人也沾染了污秽而不自知。“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担子’特别是指律法上的重担;他们将许多严苛的仪文条例加在人们身上,使其难以履行。 “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意指那些严苛的规条,仅用来要求别人,而非用来要求自己。信徒不但不可叫别人担重担,而且还要互相担当各人的重担(参加六2)。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修造先知的坟墓,那先知正是你们的祖宗所杀的。” “修造先知的坟墓,”指对先知表示尊敬的行为;‘先知’指为神说话的人。 “那先知正是你们的祖宗所杀的,”修建被他们的祖宗所杀害先知的坟墓,用以表示他们和他们的祖宗并不相同。可见你们祖宗所作的事,你们又证明又喜欢;因为他们杀了先知,你们修造先知的坟墓。”主的意思是说,真实对先知的尊敬,乃是内心的信服并悔改,而非外表的举动;修造被杀者的坟墓,而漠视他们的信息,只不过显明假冒为善,实际上是‘认可’祖先所作的事。“所以神用智慧曾说,”主在此处可能是用一种含蓄的表达法,指祂自己就是‘神的智慧’或‘神的智者’(参七35)。 “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们那里去;有的他们要杀害,有的他们要逼迫,”这是主豫言犹太教的领袖们,将要怎样逼迫残害主所差遣的新约众使徒、先知、教师(参徒五40;八1~3等)。“就是从亚伯的血起,”‘亚伯’是第一个被杀流血的义人(创四8~11;来十二24)。

“直到被杀在坛和殿中间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撒迦利亚’大概是指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在耶和华的殿被人用石头打死(参代下廿四15,20~22)。据犹太人希伯来文圣经的编排,是从《创世记》开头,到《历代志》结束。犹太教徒说‘从创世记到历代志’,有如我们基督徒说‘从创世记到启示录’,意思是包括整个圣经。故从《创世记》中的亚伯,直到《历代志》中的撒迦利亚,意即将整个旧约圣经的殉道史作一个总结。“你们把知识的钥匙夺了去,”指那些身负解释神的律法,使人明白神心意的人,因他们错谬的教训,反而致使人们无法登堂入室,因此不能领会神完全的知识。

主指出法利赛人六祸,因为他们只注重外面的律法而不行公义、自高自傲、外表敬虔却心中诡诈,且里面刚硬不肯认罪,更把律法重担加给人,自己不能进神国,也拦阻别人进去。法利赛人的大祸更在于他们不但不接受耶稣的指摘而悔改,反而想拿耶稣的把柄来除灭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