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罗马书经文灵修】罗1:12
来源:李鑫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11-04 | 10618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周经文

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罗马书》1章12节


经文解析

第12节的信息是对第11节的补充,在这里保罗表明藉着他同罗马信众分享恩赐的过程,同样使保罗自身与罗马的信众在信心中同得安慰。根据原文,第12节的经文可以直译为:“而这样作是[使]我同得鼓励/安慰,藉着在你们中间彼此的——而(如此看来)也[有]我的——信心/信仰。”如果与和合本相比,第12节的经文并无需要特别解释的词汇,不过保罗在这节经文中的表述,却显示出在基督里的分享,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同时是获得的过程——正如保罗同罗马教会分享恩赐的同时,保罗的信心也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鼓励和安慰。

因此,付出、分享和服侍并非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且会作用于彼此的过程;例如,当我们热情款待肢体时,既会让对方感受到主内的恩情,也会使接待者在基督里欢喜、鼓舞。曾几何时,笔者与教会的牧者去另个城市,探望即将手术的肢体,在去之前笔者曾认为劳碌奔途有何意义呢?但当我们真的同那位弟兄见面后,他的信心、见证和在手术前的信心、镇静,却让笔者通过此次探访加深了对上帝的信靠。因此,事奉、探访、交通、分享、接待等工作绝不仅仅是付出的过程,而是在付出中会经历圣灵对我们的滋养、安慰,以及深刻主内肢体的连接。

 

经文默想

在《使徒行传》中,保罗曾引用主耶稣的教导劝勉以弗所的长老们,即:“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那么,为何“施”更为有福呢?在反省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思想在信仰中“福”的含义。在基督信仰中,所谓“福”不能简单等同于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是需要置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氛围中加以理解;事实上,神话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原始阶段,虽然其中的传说光怪陆离、荒诞不经,但是背后蕴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却与该民族的发展相伴而生。例如,盘古开天的神话背后,暗含着中国人自强、自存、自立及生生不息等观念和精神。所以,理解神话不是追逐妄想,而是探究构建各个民族精神的基础。

在中国民间的神话中,与“福”相伴的是无病无灾、家业兴旺、健康长寿、平步青云、顺风顺水等意涵,例如:田螺姑娘、鹊桥相会等传说。但是,在圣经的叙事当中,虽然也有关于某人因着听命而长寿且诸事顺遂的记载,但是耶稣作为解读圣经信息的核心人物,有关祂的生平记录却昭示出,上帝所赐之福更为核心的理解。在耶稣的生平中,祂既不长寿、也不顺遂,而且最终是以罪人的名义,在最残忍和羞辱的刑罚中而丧命;虽然耶稣经历了复活,但不得不承认祂在世的经历,并非常人以为的“福”。那么,耶稣生平所展现的“福”是怎样的呢?正正是登山宝训与“八福”背后所展现的忍耐、和睦、谦卑等生命的圆满,不过耶稣所展示的“福”是需要经过试炼和考验的——如耶稣的生平中所经历的一样,需要负起十架跟随主。

有人会以为,“耶稣的事迹不是我们的事迹”——这话似是而非,因为我们固然无需重复耶稣的事迹,也无需将自己钉死在十架上,但是耶稣事迹所昭示出的生命的轨迹,却是我们需要跟随和效法的所在。所以,基督徒依然学习“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9:27),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中以忍耐、温柔、良善的生命对待他人——而这学习的过程就是负轭前进的十架之旅。因此,在基督信仰中所谓的“福”,便是负起各自的十架,在不同的处境中学习、效法耶稣的榜样,使生命不断地更新和成熟。故,保罗言到:“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由此可见,圣经所谈论的“福”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的“福”,因为基督徒追求的不单是个人在世的好处,更是生命在基督的圆满,而这不断更新且迈向圆满的生活,会在与他人相处时成为他者的祝福。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施比受更为有福”,因为基督徒负轭前进的十架之旅,且由此而成就的美好的生命,最终不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周围的邻舍、陌生的他人和这个受造的世界。所以,在基督里的十架之路,磨炼基督徒成为不断祝福他人的人,便是上帝赐予祂子民最大的祝福。

(原创:李鑫,请尊重版权,请勿复制、修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