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神国子民对王的不同态度
主耶稣已经在上耶路撒冷的路上走,祂在地上的路途的终点越来越快到达。这一段路程实在不好走,不是因为外面路途的崎岖,而是因为灵里的负担越过越沉重,十字架的阴影已经投射在祂身上,而人的心向神却没有更多的转回。主耶稣在地上的日子实在不多了,但祂仍旧没有灰心丧胆,反而更要叫人遇见神,多方的使人的灵苏醒,预备去承受神的国,寻找到正确的路去认识神,事奉神,并敬拜神。我们很不容易体会主的心肠,但从主的所作里,我们却十分容易的享用祂的怜悯与体恤,尝尝属天的荣耀和丰富。
一、撒该悔改(1~10节)
撒该“作税吏长,”负责耶利哥城的一切税务。“是个财主”,当时耶利哥城相当繁荣,为他提供敛财的机会。他大概是听见了主耶稣的名声,心里受吸引,想要探个究竟。撒该是一个有身分的税吏长(参2节),却不顾自己的体面,“爬上桑树”,表明他要看主耶稣的心很迫切;一个人能否蒙恩,他的存心非常要紧。其实,主耶稣早就知道撒该,因祂是全知的(参约二24~25)。撒该原想‘看’耶稣,不曾想耶稣早就‘看’到了他;现在是两相对‘看’,彼此的眼神传达心意。主认识祂的羊,并且按名叫祂的羊(约十3,14)。主耶稣说:“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象征主耶稣乐意住在信祂之人的心里(参约十四23;启三20)。主对于每一个有心要祂的人是清楚知道的;我们在暗中向主的奉献、赞美、祷告,以及为主所受的苦难,可能人不知道,但这是主所深知的。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八3)。旧约律法规定人若犯窃盗罪,须赔‘四倍’(参出廿二1);大卫亦曾如此说过(撒下十二6)。但若亏负别人的钱财,只须偿还原数另加五分之一(参利六5;民五7)。“撒该站着,对主说,主阿,”‘‘站着’表示他对主告白心中的意愿,是很严肃的。‘主阿’表示他承认耶稣是他个人的主,今后将听从祂。“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这句话表明:(1)他对钱财的看法有了改变;(2)他对穷人有了怜恤的心。“我若讹诈了谁,”‘讹诈’乃是勒索的温和说法(参三14)。税吏常故意高估人的财产或收入,从中索取不当钱财。“就还他四倍,”这是为了从前向人所作不义的剥削,自愿付出赔偿。真正得救的人,必然可以从他身上显出得救的证据(参林后五17),特别是爱财之心的改变,乃是蒙恩最好的证据。罪人一旦接受了救主,祂救恩的大能就会使我们能脱离财物的霸占,并清理已往罪恶的生活。那个少年财主忧忧愁愁的走了(参十八23),乃是证明‘在人不能’;这个财主撒该能够胜过财物的羁绊,乃是证明‘在神却能’(参十八27)。神在基督里的救恩是丰满的,能力是无限的;没有一种光景是祂所不能应付的,没有一个人在祂是太难拯救的。信徒在认罪赔偿的时候,不可斤斤计较,总要赔得对方无话可说,且作到自己的良心无亏为止。“今天救恩到了这家,”表明人蒙恩得救乃是转瞬即成的,并不需要等他更多明白圣经道理或慢慢改良行为之后,才能得救。 “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表示他是以信为本、蒙拣选承受神所应许之产业的后嗣(参加三7,29)。
神的救恩是以家为单位的;所以我们传福音,不要只盼望救一个人,而该盼望救全家。真正亚伯拉罕的子孙,是具有亚伯拉罕的信心,又结出信心果子的人(参罗四16)。
二、十锭银子的比喻(11~27节)
“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一般跟随主耶稣的犹太人,包括主的门徒,以为祂上耶路撒冷是要作王,实现弥赛亚国,率领犹太人脱离罗马帝国的奴役。耶稣另设比喻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祂将要在耶路撒冷钉十字架,第二个是因门徒以为祂要在那里作王设立国度,彼此的想法相反。事实上,在主受死之后,到祂再来在地上实现神国之前,仍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故此主耶稣设一个比喻教训门徒。这个比喻,乃是前述撒该得救事例的延续,启示我们在主离世与祂再来的期间,每一个得救的人都应该准备迎接进国度的审判,就是当他生存在世的时候,如何运用并经营主所赐给的恩典,作为在主再来之后他在国度中的地位的依据。主耶稣的讲道,非常善于就地取材。当时亚基老的王宫设在耶利哥,他离开耶利哥到罗马去接受王位,就把国家大事交给他的仆人,并且要他们经营他的财产。当他离开耶利哥之后,犹太人派遣了一个五十人的代表团,向罗马皇帝请愿,使得亚基老就此丢官,痛失犹太王位。当亚基老被分封至另外一个地区作王时,他立即召集他的臣仆,与他们结算他在赴京期间所有经营的帐目,其中不少人受到他的惩治。“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一个贵胄’指主耶稣,祂是神而人,兼有尊贵的神性和高尚的人性;‘往远方去’指主死而复活之后离世升天(参廿四51;来九11;彼前三22)。‘远方’也暗示自主离世之后,到祂再来之前,将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要得国回来,”表征救主带着国度回来(参但七13~14;启十一15;提后四1)一般信徒往往只接受主耶稣作他们的救主,而不接受主作他们心里的王;这样的信徒,并没有活在神国度的里面,所以他们无分于国度的奖赏。一锭银子即一弥拿(mina),系希腊币制的一种单位,等于一百个希腊银币(drachma,或罗马银币denarii),相当于一般人百日的工资。银子的所有人是贵胄,但银子的支配却全权交给了仆人;信徒今天都已经从主领受了托付,也都有责任去好好地加以运用。)蒙恩得救的信徒,都从主领受了真道(参犹3);这些主所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乃是主交托给信徒的资本,使我们据以经营和服事,作买卖直等到主再来。信徒今日在地上所有的事奉,将来都要在主面前一一交账(参林前三10~15);所以我们今天在地上所作的一切,都会存记到天上(参十二33),也会存记到永世(参十六9)。倪柝声作诗说:‘我今每日细望审判台前亮光;愿我所有生活、工作,那日都能耐火。’“赚了十锭,”意即将主人所给的银子拿去作买卖;这表明主人供给仆人们银子的目的,不是要让他们把银子储藏起来,而是盼望他们善加运用,藉以加增更多的银子。主量给我们各人的属灵产业,是要我们去加以经营、运用并增加。属灵的资产越运用,就越会增加。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17
2025-04-16
2025-04-11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