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像小孩子才能进去(15~17节)
在人的天然观念里头,常满了分别尊卑、贵贱、大小的思想(参雅二1~7);信徒也常不知不觉中,有贵重这个,轻看那个的情形(参林前四6)。敬畏主的人,不可按外貌待人(参雅二1),更不可恃强凌弱。“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显明不是指年龄,而是指属性;像小孩子的纯真、谦卑、依赖,这是进神国的要件(参太十八3)。主的意思不是叫他们像小孩子般的无知(参林前三1~3)、不能分辨好坏(参弗四14)、不能吃干粮(参来五12~14)等,而是要他们像小孩子那样的‘谦卑’(参太十八4),这个特征表现在他们的天真、单纯、自感微小、完全倚靠父母、肯听话、服从等情形。不是‘装作’小孩子,乃是自然‘像’小孩子,因此能安息于自己眼前的地位,而不会觉得吃力与吃亏。主教训门徒不要成为小孩子的拦阻,倒要学习小孩子的诚实和单纯的信心,才能承受神的国。
三、不在乎作善事,乃在乎脱离钱财的霸占(18~25节)
这个官是一个少年财主(参太十九22)。他从小遵守律法,仍无永生的把握。耶稣指出他所缺少的,就是他舍不得自己的财产,财产拦阻他进入神的国。‘永生’是神藉着耶稣基督赏给人的恩典,不是人凭着善行向神赢得的报偿。‘承受永生’就是‘得救’(参26节),意即‘得着神永远的生命’,得以免去永远的沉沦(参约三16)。除神以外,再也没有良善;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因作好、行善而叫自己得救,只有靠主耶稣的救恩才可以。新约信徒虽不必遵守旧约有关礼仪上的诫命,但仍得遵守有关道德上的诫命。新约信徒虽不必遵守旧约有关礼仪上的诫命,但仍得遵守有关道德上的诫命。22节的话并不是一条通则性的教训,要每一个基督徒都过穷乏的生活。主叫那少年人如此作,乃是有祂的目的,为要让他知道:他实在并没有完全遵守诫命.这句话是律法的总纲:“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是‘爱人如己’;“来跟从我,”就是‘爱主你的神’。 信徒不当只看自己的需要,也当注意别人的需要;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
古时犹太人的城门,往往在正常的门上另开一个小门,此小门名叫‘针眼门’。白天时大开城门,供人们和货物进出;每到黄昏,便关闭城门,而仅打开那扇小针眼门。那门小到只可容‘人’进出,故若遇有驮货物的骆驼时,须先把货物从它身上卸下来,然后叫骆驼屈着身子匍匐,再加上人力的推和拉,才能通过。‘骆驼穿过针的眼’遂成了一句俗谚,以形容事情非常困难,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之意。主指出有钱人难以进入神的国,意思是倚靠钱财的人,不能进神的国(参可十24)。得救是出于神的恩典,既不能靠行律法,也不能倚靠钱财。)属地和属天,属世和属灵并不能两全其美;信徒若舍不得属地和属世的,就不能盼望属天和属灵的也富足。“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就着一方面的意义来说,重生乃是进神国的条件(参约三3,5),而我们只要相信主就能重生,所以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并不难;但另一方面,主在前面要求那位财主‘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还要跟从祂’(参22节)作为进神国的条件,所以这里的‘进神的国’并不就等于‘承受永生’和‘得救’。‘进神国’的意义,含有信徒必须在今世活出神国的实际,作个名副其实的神国子民,当主再来时,才能得着国度的荣耀说的。就这一方面的意义而言,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确是何等的难。
“骆驼穿过针的眼,”‘针’字在原文是指外科医生所使用的针,与马太和马可里所用的‘针’字不同(参太十九24;可十25)。‘骆驼’乃巴勒斯坦体型最大的动物,‘针眼’乃是极细小的管道;‘骆驼穿过针的眼’乃在表明‘在人是绝对不可能作到的’(参27节)。“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意指一个人的心若被钱财霸占,而将钱财横隔在自己和神的国之间,他就不可能进去了。
四、进神的国在人是不能的事,在神却能(26~27节)
他们以为得救就是进神的国;他们以为财富既是神给义人赐福的表记(参申廿八1~12),因此也可以用财富换取进神国的权利。严格地说,‘得救’和‘承受永生’(18节) 是同义辞,但和‘进神的国’(24节)却稍有不同;信徒得救也就是承受了永生,因此也就具备了‘进神的国’的基本条件(参约三3,5),但仍得让神在我们身上完全掌权,才算实际地进到了神的国里面,或者说实际地活在神的国里面。“在人所不能的事,”这是宣告人行为的无用;“在神却能,”这是表明神恩典的备办。我们惟有不靠行为而靠恩典,才能得救(参弗二8~9)。“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一句话指出恩典是从神而来的,不论贫穷或富有,靠神都可得救。试反省你有没有以什么作为自己得救的凭据呢?
五、要为神的国接受十字架的剥夺(28~34节)
我们所以能够撇下所有的来跟从主,其实仍是由于神的吸引和运行加力,所以应当归荣耀给神,自己没有什么可夸的。“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这是指在今世就能得着丰满的享受和喜乐。“在来世不得永生的,”指在来世得着永远生命的福乐。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可以凭着舍弃一切(参29节),来赚取永生;而是说我们的舍弃,能叫我们在进入永生的领域时,比一般信徒更多享受这生命的丰满──神为得胜的信徒所储备的奖赏。属灵的原则是先抛下,后才得着。国度的奖赏是包括今生和永世的。神国的赏赐乃是“百倍”的;这个赏赐乃是基督自己,因为基督是丰满完全的。荣耀之前,先有苦难(罗八17);复活之前,先有死亡(林前十五36)。十字架乃是得着高举的路(腓二8~9);这是主耶稣留给我们的榜样。耶稣撇下群众,单独向十二门徒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这是祂第四次预言祂将受难(前三次见九44,十一30,十三32),为要成就先知预言要应验在祂身上的事,并预告了受难的过程及第三日复活。但他们仍不知主说的是什么,因为他们跟随主,只盼望主在今世建立祂的国度。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17
2025-04-16
2025-04-11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