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撒但的事说得太多,会使人心中发生恐惧,但这恐惧是不必要的。因此,我们更要知道一件事:不是只有撒但要对付神的儿女,神也要对付撒但,并且胜过撒但。因为‘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8)神的儿子所以到地上来,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对付魔鬼,要除灭它的作为,并且要把它践踏在脚下,因为祂就是神所要用来伤蛇的头的‘女人的后裔’。
一、胜过魔鬼的试探(1~13节)
耶稣受洗之后,被圣灵引到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就在禁食将要结束时,魔鬼就来试探他,魔鬼引诱耶稣不理神的旨意,单运用自己神子的身份或借助魔鬼的能力,满足自己的肚腹、超越感和权力欲。圣灵是先‘充满’耶稣,然后再‘引’祂到旷野去。在圣经里面,“四十”这数字代表受苦、受试炼。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在旷野四十年之久,受耶和华神的苦炼与试验,藉以显明他们是神的选民,肯遵守神的诫命(申八1~5)。故主耶稣受浸相当于以色列人过红海,在旷野四十天相当于以色列人四十年的旷野生涯,主动地接受魔鬼试探相当于以色列人受神苦炼、试验,目的在显明主耶稣是真以色列人,是神的爱子。另外魔鬼也怂恿耶稣先顾及百姓肉身的需要,继而施行奇迹招徕信徒。而耶稣的回应都是引自圣经,经文原都是论到昔日以色列人四十年漂流旷野的历史教训。4:13说:“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但圣经只记载了魔鬼其中三个试探,来说明魔鬼试探的性质和对付耶稣的方法。 第一次试探建议主吩咐石头变饼──如同魔鬼使夏娃先‘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企图引动人‘肉体的情欲’。第二次试探在高山上将万国的荣华指给主看──如同魔鬼使夏娃觉得那果子‘也悦人眼目,且是可喜爱的’──企图引动人‘眼目的情欲’。第三次试探要主从殿顶跳下去──如同魔鬼使夏娃觉得那果子‘能使人有智慧’──企图引动人‘今生的骄傲’。并非被圣灵充满和禁食祷告的人就可免受魔鬼的试探,而主耶稣的见证是祂用神的话胜过试探。
禁食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灵满了负担,以致不大感觉到身体的需要,他这时可以有一段时间不必理会饮食,而将心灵专注于属灵的事物,停留于属灵的境界,直到负担卸下为止。通常在禁食期间,总会伴随着祷告(参二37;徒十四23)。禁食与祷告有关连;禁食祷告,常能使我们胜过魔鬼的试探(太十七21)。禁食就是刻苦己心(参赛五十八3),不以肉身的需要为重;凡是真与主同工的人,也应当时常放下身心的需求,而以主的事为念。
二、在加利利各会堂传道(14~15节)
这里记载耶稣开始在加利利传道,犹太人被掳之后就在各处建立会堂,用于安息日的崇拜,平日就用作教育和处理公众事务的地方。耶稣是从得胜撒但,满有圣灵的能力下,开始祂的传道圣工。至终仍要得胜罪与死的权势,使我们能因信称义。
三、在家乡拿撒勒宣告恩言却被厌弃(16~30节)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祂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主耶稣在平常就养成了按时进会堂,并且参与读经活动的习惯;我们也当学习主耶稣的榜样,按时参加聚会并读经。耶稣回到自己的家乡拿撒勒传道但却遭人唾弃!当时旧约圣经是用皮卷写成,保存在会堂一个特别的地方,由一个特定的堂役交给诵读的人。耶稣所读的出自赛61:1-2、58:6有关弥赛亚的经文,可能是他自己选读或是当日会堂事先排定的。4:19的禧年并非指年历上的某一年,而是指一段宣扬救恩的时期,也就是弥赛亚时代。利25:8-55记载每五十年才有一次禧年,在这一年奴隶要得释放,债务一笔勾消,而袓传的产业要归还给原主的家人。先知以赛亚主要是预言以色列民未来将从被掳的情况中得释放,而耶稣在此却宣告人类将从罪恶和其一切后果中得释放。耶稣也讲述神帮助两个外邦人,也就是撒勒法的寡妇(王上17:1-5)和叙利亚国的乃缦(王下5:1-14),用意乃是说明只要肯接受耶稣,就算是外邦人也可得救,因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20节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祂。”当时的习俗是站着诵读圣经(参16节),坐着教导人(参太五1;廿六55;约八2;徒十六13)。犹太人自认是神的选民,得天独厚,拥有特权可以享受神的恩典,如今听见耶稣似乎偏袒外邦人的话,就都甚为气忿。“就起来撵祂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祂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古时犹太对待假先知,乃是从数十尺的悬崖上将他推下去,并向他扔石头。拿撒勒人从称赞耶稣的态度变成恨恶,要把祂置于死地,乃因祂:(1)没有在那里行过任何神迹(参23节);(2)责备他们不尊敬本地的先知(参24节);(3)向他们宣告以色列人未蒙恩,外邦人反而蒙恩(参25~27节)。故此,他们断定祂是假先知,定祂死罪。
四、赶鬼、医病并到处传道(31~44节)
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的北边,耶稣曾有一段时期在迦百农居住并传道(太九1;十一23)。主耶稣的教训和一般文士不同之处如下:(1)文士的教训是:‘古人如何如何说’,而主的教训是:‘我告诉你们’(参太五21~22);(2)文士解释字句的外表道理知识,主耶稣是阐明字句的内涵精意(参林后三6);前者虚空而无能力,后者带着权柄和能力,使人看见神话语中的亮光,从而对神产生敬畏和顺服的心。耶稣在迦百农这地方为一个被污鬼所附的人赶鬼,这鬼是污鬼,能使人精神混乱(约10:20)、行动暴戾(路8:26-29)、身体带病(路13:11、16)、反叛神(启16:14)。污鬼称耶稣是神的圣者,这是指耶稣是从神而来的,而不是指向耶稣弥赛亚的身份,污鬼以此称呼耶稣,是遵循一种邪灵崇拜的信念,以为准确的运用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对这个人有一定的控制,但事实却相反,是耶稣控制了污鬼将它赶除!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17
2025-04-16
2025-04-11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