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十四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9-13 | 190624 次浏览 | 分享到:

那些为社会看不起的、正身陷在困境中的人,最容易接受福音。人若真的认识自己的缺欠,不再对属地的事物心存盼望,才会转眼注目神所豫备的救主和救恩。在神救赎的计划中,为人保留了数不尽的空位,二千年来得救的人数虽然千千万万,但仍然“还有空座”。信徒应当体贴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的心,尽力传福音,领人得救。‘路上和篱笆那里’是指城外,豫表外邦人所住之地;由于犹太人拒绝神的恩召,神只好转向外邦人(参徒十三46;罗十一11)。“坐满我的屋子,”豫表填满了在神救赎的计划中所豫定外邦人得救的数目(罗十一25)。我们这些外邦信徒,本来都是局外人,都是在“路上和篱笆那里”,随众人往灭亡而去,然而竟蒙了恩典。我们原来都是‘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参21节),但如今竟得成为神的宾客,这是何等的际遇,何等的高抬!“勉强人进来,”表示我们信徒的得救,并不是出于自己主动的追求,乃是出于神恩典的‘勉强’。 “勉强人进来,”表示只要人愿意进来,就可以享受救恩。救恩不是出于行为,乃是本乎恩典(参弗二8~9),因此既往不究,不论我们已往的‘善恶’,都可以蒙恩。本里也说出救恩的原则,完全越过人的光景──无论何人,都可以蒙恩──罪人中的罪。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不是指所有的犹太人都无分于新约的救恩,乃是警告那些冥顽不灵,若拒绝神的邀请,将导致被神弃绝的后果。


三、论作主门徒的代价

1、要爱主胜过爱一切(25~26节)

二千年来,声称自己是基督徒,并且是和主耶稣同行的人为数也是“极多”,但究竟有多少人是经过试验,符合作主门徒(26~27,33节)的资格呢?“‘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字的原文是‘恨’,系一种生动的夸张用词,表示这些亲人和自己的存在,不容成为跟从主的阻碍和羁绊。主耶稣不是要我们真的恨人,而是要我们能摆脱世间的羁绊去跟从祂。界定感情上爱恶的用语大都是比较性的,以人对主耶稣所应付出绝对而完全的‘爱’来说,人本性上对自己直系亲属的喜爱,在层次上只能算是‘恨’。‘恨’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的性命,也就是说把连自己在内的一切都完完全全献在基督面前。“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就不能’表示没有中间路线可走;‘门徒’指那些跟随主、接受主严格训练和管教的人。主不是说我们不该爱父母、儿女,主乃是说我们所爱的顺位次序应该有所调整──我们必须让主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8)。譬如:若有不信主的父母以脱离亲子关系来胁迫我们放弃信仰,我们如果为此退让,便是爱父母过于爱主了。把父母或儿女放在第一、主放在第二的人,不配作主的门徒。一个门徒绝不能因为对家庭的顾虑,而偏离完全顺服主的道路。在你的心中,无论是父母、妻子或儿女,只要让他们占去了神该得的地位,这就叫你不能作主的门徒。

2、要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主(27节)

十字架在信徒身上,具有双重的意义和目的:1.十字架乃是世人所加诸在主耶稣身上各种不合理的对待,和痛苦的顶点。所以背十字架跟从主,对信徒来说,是代表各种为主所忍受的苦难、羞辱与牺牲。2.十字架乃是将旧人作一个了结。信徒在信主的时候,旧人已经与祂同钉十字架(加二20;罗六6);但这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客观的真理,我们必须藉着背十字架,将这个真理变作我们主观的经历。背十字架意即舍己、否认己(太十六24)。必须舍己,才能爱主过于爱父母、儿女(26节);但要舍己,便须背起“自己十字架”。凡不想背十字架跟从主的人,就是不肯死、而且坚决要救自己性命的人,这样的人不能作主的门徒。

3、盖楼和打仗的比喻──要先计算代价(28~33节)

主耶稣不要人糊里糊涂的跟从祂,正如盖房子的人必须先计算花费,人在委身跟从主之前,也必须先考虑主对跟随祂的人有何要求。如果你要跟从主,你就要知道:主耶稣所走的路不是人人所能走的,所以你在没有走之先就要计算,到底要出多少代价。许多信徒不是不出代价,乃是出的不够,结果当然失败不要以为我们跟从主,成不成功与别人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早已成了一台戏,供世人和天使观看(参林前四9;来十33)。作基督徒最羞辱的一件事,就是让不信的世人“笑话”我们。“出去和别的王打仗,”‘打仗’表征我们属灵方面的向前迈进。作主的门徒就如士兵进入战场,要天天打属灵的仗;‘别的王’豫表信徒的属灵仇敌。‘二万兵’豫表一切拦阻我们向前推进的人、事、物。“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主的意思不是要我们与魔鬼、世界、肉体等属灵的仇敌妥协,乃是不要我们凭着血气之勇,假充属灵的战士。作主门徒必须完全了解,要不是破斧沉舟,就是屈辱投降;基督门徒的生活不能半途而废。属灵争战的胜负,决定于一念之间;只要我们真正有舍己出代价的心志,便没有任何的仇敌是我们所不能攻克的。进入神的国是免收入场费的,但每年对信仰的进一步认可,却要你付出一切。

4、盐失味的比喻──半途而废的悲惨结局(34~35节)

古时犹太地方和中东各地吃的盐,多是‘矿盐’或‘井盐’,那些盐块从矿场或井里挖出来时,就像拳头大的石头一般。在这石块的外层包着一层盐。犹太人在吃饭时,右手拿着菜,左手握着盐块,用舌头舐盐以取味。家中每个人都有一块盐放在厨房中,吃饭时就各用自己的盐块。等到盐块的咸味逐渐减少,至完全失味时,原先的盐块就成为石头了,于是随手弃置,这些盐份用尽的石头就任人践踏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