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士师记查经】士十6-十一28
来源:侯圣洁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8-25 | 30568 次浏览 | 分享到:

 士师耶弗他(士十6—十一28)

内容概述:

这个士师故事,从耶弗他的出生、被家人驱逐、鲁莽起誓和以法莲人之战,都充满悲剧元素。很多事情都是他难以控制的,但罪可悲的是,连他可以操控的事情,他都无力掌握事态的发展。随着战胜亚扪人而来的,不是兴高采烈与威荣。反而是伤痛与声名狼藉,这一切正好反映以色列民的灵性光景。


内容分析:

1、“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不侍奉他”(十6)

根据圣经的记载,以色列人并没有因着神多次的救赎而越发敬畏神,反而是在灵性上越来越堕落。如二13以色列民“离弃耶和华,去侍奉巴力和亚斯他录”,在俄陀聂的故事中,也只是提到了巴力和亚舍拉的名字(三7),三12、四1和六1中也是分别提到了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恶事指的就是以色列民敬拜假神巴力和亚舍拉。到了十6时我们便发现,以色列民不再满足于敬拜假神巴力和亚舍拉,而是四围列国的别神都敬拜了——去侍奉巴力和亚斯他录、亚兰的神、西顿的神、摩押的神、亚扪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等。可见,以色列民在上帝救赎的恩典中,他们的灵性此时已经跌落入到了极点。

2、“就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手中·····从那年起······”(十7-9

与之前有所不同,这一次以色列人共有两个敌人,东有亚扪人,西南有非利士人。耶弗他对抗亚扪人的威胁,而下一个故事中,参孙对抗非利士人的威胁。

“从那年起”更是说明,以色列人在一年内分别收到来自东面的亚扪人和西南面的非利士人的压迫,时间长达十八年之久。 不但如此,亚扪人还度过约旦河去攻打犹大、便雅悯和以法莲支派,这使以色列民面临的困境更加窘迫。

3、“以色列人······心中担忧”(十10-16)

关于以色列民的呼求,圣经的前几次(三9、15,四3,六7)只说他们向耶和华呼求,唯独这次却提到他们呼求耶和华的时候,承认己罪,悔改恶行——除掉他们中间的外邦神。至于神对以色列民的回应,三9和15节提到,当以色列民呼求耶和华时,祂马上兴起俄陀聂和以笏拯救以色列民;四3记载到,以色列民呼求耶和华神,圣经虽然没有记载神怎样回答,但也没有立即回应以色列民的呼求,后来是神兴起底波拉这位女先知向以色列民说话;六7这样说,当百姓又呼求耶和华神的帮助时,神派来一位先知前来责备他们,在一顿斥责之后,对于拯救神只字不提;到了十13节,神不只因他们的罪而责备他们,更郑重地声明不会救他们了。这让我们看到,神对于以色列民求助的回应,显然是愈来愈严厉。这也是唯一一次,耶和华说不会拯救他们。不过,尽管神的话如何严厉,最终神还是拯救了他们——“因以色列民受的苦难,就心中担忧”。

“心中担忧”原文字面的意思是“祂的灵/呼吸变得短促”,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以色列百姓向神求助的呼喊和除掉外邦神的悔改行动,令神为他们担忧,即神不能看着他们受苦而无动于衷,神决意要帮助祂的百姓。

4、“谁能上去攻打亚扪人”(十18)

当亚扪人已经由王统治,能够“蒙召聚集”作战时,群龙无首的以色列民只能“聚集起来”抗敌。由此可见,以色列人当时面临的困境,敌人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却无人带领,更别说有什么策略打胜仗了。这让我们看到,以色列民在亚扪人面前,如同羊没有牧人那样。这是因为他们犯了离弃神的错误。结果,他们同时失去了属灵方面的大牧人和人间的牧者。

5、“基列人······与他一同出入”(十一1-3)

这几节经文记述了耶弗他卑微的身份和被家人赶逐的遭遇。圣经描述,耶弗他是个大能的勇士,武艺高强,但在民族最为危机的时候,却不能带领自己的同胞争战,其原因是他的出身令他不能推举为民族英雄。虽然他由基列所生,却因为自己的母亲不是自己父亲的正室,不单如此,自己的母亲身份也令人感到羞愧——妓女,而不受整个家族的欢迎,以至于当他与自己的兄弟们一同长大时,他的这些兄弟们便以他为外人的理由,驱逐他离开自己父亲的家,免得分摊父亲的一切产业。当耶弗他为了躲避兄弟便出逃到陀伯地,当起了匪徒的首领。在那里,耶弗他展出了自己天赋异禀的一面,成为“大能的勇士”。

耶弗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耶弗他虽然不能控制自己的出生和家庭背景,然而,当他逃到陀伯地时,便尽力发挥天赋。可见,与其为自己没有的唏嘘叹息,倒不如想想怎样可以尽量发挥神给我们的天赋。

6、“过了些日子······陈明在耶和华面前”(十一4-11)

这段经文讲述的是耶弗他在以色列民的邀请下,返回家乡带领以色列民作战。然而,我们要留意的是,这次耶弗他的回归并没有上帝的拣选,而他回归的动机也不正确。例如,士一1-2记载以色列民要攻击迦南人时,还曾询问耶和华神,谁适合作他们的领袖。而在这里,以色列民不再询问耶和华神,乃是你自己去寻找自己看为合适的领袖。与此同时,耶弗他之所以答应以色列长老的请求,乃是想做以色列民的领袖。不过,与亚比米勒不同,耶弗他乃是以合法、正当的途径赚取自己想要的名誉、地位或权势。可是,由于他对这种名利地位的渴求,为了使战争得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女儿,以及杀死四万二千以法莲人也在所不惜。他这种一心想要获取他想要的这份渴求,大大地蒙蔽了他的判断力,以致于一次又一次地作出致命的错误判断。圣经上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六10),我们当留心我们内心的渴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