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paidBilloftheChurch),这话说来有理。异端和邪教的兴起,往往是对传统(正统)教会的一种反动。当教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腐败和僵化的时候,就会有人兴起,要求改革,对既有的教义、教制和教仪加以抨击。异端有时是一种复古的反应,要求教会时光倒流,回到最初时,想像中的理想模式。于是有人要求把教会复原到使徒教会的形式;但是在圣经所记载众多的教会模式之中,有没有一个所谓「使徒教会模式」呢?面对时代的挑战,当代的生活方式,和新时代的来临,教会是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还是要不断进步,跑在时代的前端呢?
〖 教义的平衡 〗
教会不断要在一些相对的趋势之中,达至平衡。这些相对的趋势,有时会各走极端,做成一种紧张状态。如果在两种互相牵制的极端之间,能维持一定的均衡,会有助教会不断的反省其使命,改革其体制,校正其信仰。可是一旦失去制衡的力量,或任何一方给过份强调了,就会很容易变成异端了。比如在「灵性」和「教义」之间的平衡,就是最常见的例子。
任何宗教都会有热心份子,喜欢强调信仰中感情的、热诚的一面,基督教也不例外。另一极端则注重「正确」的教义,「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十四:40)。过份强调感情一面的,会变成「狂热主义」;过份强调教义的,会变成「教条主义」。当正统教会过份着重教义和形式的问题,忽略了个人心灵的需要,邪教异端就会乘时而兴,专向人们感情的需要入手了。
另一对互相排斥的取向,是崇拜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偏废。信仰的生活,不纯是主观的受用和经历,亦有其客观的根据和应用;两者之间,任何一方面给过份强调,就容易沦为异端。罗马天主教强调教会集体的权威(Collective Authority),而把教会的权威置于圣经之上。改教运动强调个人的「良心」,但极端的趋向会使个人「内心之亮光」成为最后的权威。东正教注重崇拜的主观性,会堕入「神秘主义」(Mysticism)的危险之中;注意人神的密契而忽略了对现实生活的关顾。相反的趋向是「社会福音」,强调人类的努力,郄贬低了上帝的恩典,两者都会导致异端。
异端的产生,也可能是由于过份强调某一个给人忽略了的真理,或是对某一个给人过份过调的真理的过份反应。例如基督教科学会之所以受人注意,是因为今日教会忽略了其医疗的使命。灵恩运动的兴起,反映教会忽略了圣灵的恩赐和能力。耶和华见证人的成功,证明正统教会没有正视主再来的信仰。
还有一种各走极端的趋势是「圣礼的职事」,与「圣道的职事」。按正意「施行圣礼」和「宣讲圣道」,是真正教会的标记。正统的教会承认两者是并行的,同样重要的。但是,两者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均衡。罗马天主教过份强调圣礼,因而演变成一种过份的「圣礼主义」。又有一些基督教的教派,则过份强调讲道而忽视了圣礼(当然也有把圣礼和圣道两者都放弃的),这都是有异端倾向的极端表现。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17
2025-04-16
2025-04-11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