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二十三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桥头街堂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1-12-06 | 111256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23章:耶稣受审、被钉与被埋葬

 历世历代以来,撒但对付神的工作,总是利用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来执行,或是宗教控制政治,或是政治利用宗教,从过去的历史直到今天都是一样。属地的宗教组织不能接受主,人的政治也不能容忍主,因为主的圣洁与公义都是他们所受不了的。


一、耶稣受审(路23:1-17)

1、在彼拉多面前受审(23:1~7节)

当时犹太人是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被付予有限的自治权力,除了对擅闯圣殿内院的外邦人之外,公会并无执行死刑的权柄(参约十八31)。‘彼拉多’是罗马帝国派驻犹太地的第五任巡抚,任期从主后廿六至卅六年。他的行政总部设在该撒利亚,但在耶路撒冷亦有巡抚官邸;在逾越节期间,因各地犹太人聚集耶路撒冷,为防备随时可能发生的骚动或暴乱事件,彼拉多便来耶城坐镇。根据犹太历史家约瑟夫的描绘,彼拉多是一个个性倔强且冷酷无情的人。

这时已是礼拜五的早上(参廿二66),因公会不能在晚上举行合法的会议,故在早晨特地聚集开会,以正式定耶稣死罪(参可十四64),并马上将祂解交给罗马巡抚彼拉多,让他按罗马帝国的律法定罪并处死刑。犹太公会是以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定祂死罪(参廿二70~71;可十四64),但由于罗马巡抚通常不过问犹太人的宗教纷争,因此公会并未以宗教的罪名来向彼拉多控告耶稣,而以政治罪名诬陷祂。耶稣若自命为‘犹太人的王’,即表示与罗马政权对抗,犯了叛逆造反的罪。犹太宗教领袖凭空捏造罪名,以达其害死主耶稣的目的,充分暴露了他们在宗教上的虚伪和欺骗。彼拉多后来也以‘犹太人的王’为由,定耶稣死罪。“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你说的是’这是有力的肯定;耶稣虽承认祂是王,但说明祂的国不属这世界(参约十八33~38),因此,彼拉多也不认为祂犯了叛逆罪,而屡次宣告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参4,14,22节)。5节是指控耶稣节是指控耶稣在全犹太地区到处煽动造反。希律安提帕的辖区包括加利利和比利亚。按彼拉多的地位权柄,他不需要把耶稣送到希律王处;他如此作,不过是一种讨好对方的外交手段(参12节)。犹太人的领袖不信耶稣是神应许的弥赛亚(基督);加上在公会审判时,祂又宣告自己是神的儿子,使他们在忿怒中欲置耶稣于死地。但犹太人的公会早已失去判人死刑的权柄,所以只好将耶稣解到罗马巡抚彼拉多那里。犹太人在彼拉多面前的控告都是政治性的罪名,诬告耶稣煽惑百姓反抗凯撒;目的是想借刀杀人,将耶稣除灭。但彼拉多查不出耶稣有罪,就顺水推舟把耶稣送到希律那里。

2、在希律前受审(8~12节)

希律与耶稣素未谋面,但曾听见耶稣所作的事(参九7~9), 希律“指望看祂行一件神迹,”的意思是:祂既能行神迹救了别人,难道不行神迹救祂自己么?按当时罗马法律,被告若不为自己辩解,即会被定罪。“耶稣却一言不答,”这应验了《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七节的话。

祂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神(参彼前二23),这是主所给我们的榜样。希律是加利利分封的王,为人狡猾诡诈,并想要杀耶稣,耶稣曾称他是狐狸。他曾有听闻耶稣所行的事,又想看耶稣行个神迹,但耶稣对他的审问置之不理。希律老羞成怒,将耶稣戏弄一场,又送回彼拉多处。

3、再受彼拉多审讯(13~17节)

“就是希律也是如此”,表示连熟悉犹太律法和风俗的希律,也查不出祂的罪来。每逢这节期,巡抚必须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这是当时所特有的‘大赦’惯例,以示统治者的慈仁。彼拉多传召原告的犹太领袖祭司长和官府的人,再会审耶稣,但仍“没有查出祂有什么罪”,并说即使希律王也查不出祂有该死的罪;祂本无罪,却为我们世人的罪而被审、受害,这是何等奇妙的救恩啊!


二、耶稣受难的经过(23:18~43)

1、释放巴拉巴(18~25节)

“众人却一齐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这巴拉巴是因在城里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众百姓大概是因为耶稣既已被公会定罪,不再符合他们心目中‘弥赛亚’的形像;而巴拉巴则因作乱而遭监禁(参19节),反似民族英雄的样子,所以才有此要求。他们宁愿要杀人犯和强盗(参约十八40),也不要主耶稣,这暴露了宗教黑暗的一面。今日许多为宗教狂热的人(包括偏激的基督徒),往往不顾道德伦理,毫无生活见证。‘钉十字架’是当时罗马帝国处决重大人犯的酷刑,只对强盗、杀人放火、叛国等罪大恶极的囚犯施此刑罚。再者,罗马的公民不受此刑。巡抚在审讯将近终结时提出这样的问话,等于表明他无法审问出主的罪,承认了祂的清白无罪。彼拉多始终认为主耶稣是‘无辜之人’(参太廿七24;可十五5,9,12;约十八38;十九4,6,12)。

据说古时犹太人在宰杀逾越节的羊羔时,先将它的四肢捆于十字型的木架上,使其流血至枯竭而死,故将主‘钉十字架’,正应验了主耶稣作逾越节羊羔的豫表(参赛五十三7~8;林前五7;约一29)。钉十字架的酷刑,在罗马帝国历史上,仅采用于主耶稣在世前后一段不很长的时期,似乎是神专为应验旧约的豫言和豫表而安排的(参民廿一8~9;申廿一23;徒十三29;加三13)。将主耶稣钉十字架(参23节),这不但应验了主自己所说祂要怎样死的话(参太廿19),并且也应验了旧约的豫言(参申廿一23;民廿一8~9;加三13)。彼拉多三次宣告查不出耶稣有罪,可惜喊叫“钉祂十字架”的声音得胜了,耶稣不能被释放,而杀人犯巴拉巴却得了释放。若非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囚巴拉巴就难逃十字架的刑罚;照样,若非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世人都必死在自己的罪恶过犯之中。犹太人拣选了巴拉巴,他是一个在城里作乱,想要推翻罗马政权,而被罗马政府以叛乱罪定了死刑的人。神却把祂的儿子耶稣钉十字架,成就救恩,建立了神永远的国度。

2、古利奈人西门(26节)

‘古利奈’是北非的一个地方名;‘西门’乃是犹太人的名字,他大概是居住在古利奈的犹太人(参徒十一20;十三1),特地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

古利奈人西门被强迫为耶稣背十字架,跟随耶稣走向各各他。他可能因此接受了耶稣为救主,并且可能也带领了家人信主。他的两个儿子亚力山大和鲁孚(参可十五21),极可能是保罗在罗马书问安的信徒之一(参罗十六13)。

3、为耶稣哀哭的妇女(27~31节)

耶稣劝妇女们不要为祂痛哭,倒要为自己和儿女哭,她们自己和她们的儿女将要遭受更可怕的苦难。耶路撒冷将要遭受因杀害先知及将神儿子钉十字架而得的刑罚,流人血的罪将归到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身上(太二十七25)。古时犹太妇女向来以生儿育女为有福,若是不能生育,则视为不幸。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成荒场的日子(参廿一20~24);那时,没有孩子的,比有孩子却让他们备受痛苦还要好受,所以反为有福(参太廿四19;可十三17)。“有汁水的树”本来不该烧,现在却被烧了──无罪的耶稣不该受死,现在尚且却被罗马政权判处死刑;“那枯干的树”原就该烧──那些因叛乱而被罗马政权定罪的犹太人(包括因叛乱而受连累的一般犹太人),他们将来的遭遇会比这更甚。这是主耶稣在妇女为祂即将受死而哀哭的声中,以豫言方式说出神即将执行对犹太人的审判。

4、耶稣被钉十字架(32~43节)

据说这一个山丘的形状极像死人的头颅,故有此名。‘髑髅地’的希伯来名称是‘各各他’(参约十九17);本节的英文钦定本则叫‘加略’(Calvary),它是从拉丁文转来的,其字义和各各他相同。 “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这句话说出:1.正应验了‘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参廿二37节)的豫言。2.祂是以罪犯的身分被挂在木头上,因此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参彼前二24)。祂在十字架上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使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就是犯人),能得着释放(参来二14~15)。“兵丁就拈阄分祂的衣服,”应验了诗篇第廿二篇十八节的豫言。按罗马的惯例,被处死之人的随身财物都归给行刑者。主耶稣为仇敌代祷,不仅表示祂的宽容、饶恕,并且祂乃是根据祂自己为他们代受罪刑的功劳而代求,所以祂的代求是有资格的,也是有功效的。人天然的宗教观念,以为神所喜悦的,祂就必解救使其免去外面的危害和苦难。所以他们说“祂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罢,”十字架的意义就是救别人而不救自己;凡以‘己’为中心的人,都须要接受十字架的对付。

“拿醋送给祂喝”兵丁的这一举动,含有戏弄的意味(参太廿七47~49)。‘醋’指苦胆调和的醋(参太廿七34),具有麻醉的作用,人喝了它,有如服了麻醉剂,可帮助减轻痛楚的感觉(参箴卅一6~7),但主并未喝它(参可十五23),表示祂愿意承当罪之刑罚的痛苦,一直到死(参诗六十九21)。主耶稣亲身担当十字架的苦难,拒绝接受任何从人来的帮助和安慰。真正背负十字架的人,绝不要求神以外任何的帮助和安慰。

依照古卷和《约翰福音》的记载,写明主耶稣罪状的牌子,是用希伯来、罗马和希腊三种文字写成的(参约十九20)。希伯来代表宗教,罗马代表政治,希利尼(希腊)代表文化;这表征主耶稣是被宗教、政治和文化联合起来弃绝的。他们不明白神作事的原则,以为基督就能随意行事(参约八28),岂知主耶稣不从十字架上下来,正是基督──神儿子的明证(参罗一4)。我们信徒虽是神的儿女,但神不一定救我们脱离苦难;使徒保罗深得神的喜悦,但他所受的苦难比我们多得多。

耶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代求:“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这祈求应验了先知的预言,祂为罪犯代求(参赛五十三12)。主耶稣钉十字架,使求告主名者得救有永生,不信者得不到永生。两个犯人与主同钉十字架,一个至死仍不悔改,以致灭亡;另一个承认己罪,求告主名而蒙恩得救,与主同进乐园。这个强盗的祷告虽然很短,却富有深刻的意义,它表明了:1)、身体虽然死了,但灵魂依旧存在。2)、人死了以后,并非一了百了;死后仍有审判(来九27)。3)、主耶稣虽然受死,却要复活升天、得国作王。4)、主耶稣得国之后,还要再来。5)、人若悔改,便可在祂的国里有分。6)、人的祷告会蒙主记念。‘乐园’指义人死后,灵魂暂时停留的地方,他们将在那里安息,等候复活被提的时候来到。主耶稣在本节的话,揭示了几项重要的真理:1)、得救不在乎行善(参弗二9),因为这个强盗已经没有机会行善了。2)、得救也不在乎受浸,因为他已没有机会受浸了。3)、得救只在乎悔改相信,求告主名(参罗十9~13)。4)、人在临死时还有机会得救,且是立时得救。5)、得救的信徒离世后,将会与基督同在(参腓一23)。


三、受死与安葬(路23:44~56节)

1、主耶稣受死(44~49节)

“午正”第六小时;“申初”第九小时。“午正...直到申初,”指从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主耶稣是在巳初(上午九点)被钉(参可十五25),故到申初(下午三点)一共有六个钟头;前三个钟头是受人逼害、讥诮的苦,后三个钟头是受神审判、离弃的苦。耶稣在十字架上先后说了七句话,称为“十架七言”。其中三句是记载在本章的,第一句是为罪人祈祷。第二句是给同钉强盗的得救应许:“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43)第三句就是主在十字架上最后的一句话:“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手里。”说了这话就断气(其他四言分别记在太二十七46及约十九26~28、30)。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的时刻,殿里的幔子从当中由上至下裂为两半,象征祂的救恩,因祂所流的血,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坦然无惧的进入至圣所,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参来十19~20)。圣殿里的幔子,是用于隔开圣所和至圣所的内层幔子(参出廿六33)。在旧约时代,除了大祭司一年一次带着血可以通过幔子进入至圣所外,任何人都不能进去(参来九7)。 “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殿里的幔子原是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细麻织成的(参代下三14),很厚很坚固,不容易裂开,难怪当祭司们看见了这事实,深感非同寻常,甚至因此有许多祭司后来也信了主(参徒六7)。‘殿里的幔子’豫表主的身体;‘裂为两半’豫表祂的身体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裂开了,因此开辟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使我们得以藉着祂坦然进入至圣所,来到神施恩的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参来十19~20;四16)。幔子上绣有基路伯(参出廿六31),它(基路伯)豫表一切受造之物;幔子裂开之时,其上之基路伯亦随同裂开,这是象征基督包罗万有的死──基督死时,我们的旧造也与祂一同钉死在十字架上(参加二20;罗六6)。四部福音书都未说主耶稣‘死了’,而说‘断气了’(参太廿七50;可十五37)或‘将灵魂(原文和气同字)交付神了’(参约十九30),这表示祂的死不是由于自然的原因或由于耗尽力量,乃是祂自动的把气息(即灵魂)交付给神。主的性命不是被人夺去的,祂乃是自愿为羊舍命(参约十15,18)。‘百夫长’是负责在场监督兵丁执行死刑的军官;他见惯了受十字架刑罚的一般人断气时的情形(参46节﹝文意注解﹞),今见主耶稣独一无二的断气,故认定祂必不是平常的人。“这真是个义人,”或作:‘这人真是那义者’;‘那义者’与‘神的儿子’(参太廿七54;可十五39)在实质上是对等的称谓。‘义人’指与神有密切关系的人。注意,不但百夫长说祂是义人,希律和彼拉多(参14~15节)、那个同钉的强盗(参41节),都声称耶稣是义人。百夫长代表不信的外邦人,因着看见主死时的情形,就不能不承认说,“这真是个义人”。

2、主被安葬(50~56节)

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议士’是指他在公会的身分。主耶稣屡次预告祂将受害,但祂从未为自己的安葬作出安排,因神早已预备。亚利马太城的犹太人议士约瑟,亲自向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安葬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应验了先知的预言“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十三9)。约瑟和尼哥底母一样,原是暗暗的作主门徒的(参约十九38~39),因被主十字架替死的爱所摸着,就有胆量表明自己的身分(参52节)。一个“素常盼望神国的人”,必不会“附从众人所谋所为”,而能够为真理直立不屈;也只有为真理站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盼望神国的人”。约瑟爱主、事奉主的好榜样:① 他爱主不顾环境的恶劣;② 他事主不假手于人,亲自取下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裹好;③ 他爱主牺牲自己,把主安葬在他为自己预备的新坟墓里;④ 他爱主不求眼前的赏赐,相信将来必与主同在祂荣耀的国度里,因他素常盼望神国的降临。

爱主的妇女从加利利跟随主,亲见祂被钉十字架,又被安放在坟墓里,她们就回去预备香料香膏,待安息日一过,就来膏主的尸身。因她们始终不渝的爱心,所以主复活后首先向她们显现。这些妇女代表平常、软弱、被人轻看的信徒,素日默默地跟随并服事主,当其他的门徒弃主而逃(参可十四50)时,她们仍一直跟随主到十字架下,也就是跟随主直到死地,所以她们能作基督死而复活的见证(参徒三15)。我们要作主的见证人,便须跟从主直到死地。安息日是礼拜五下午六点日落之后,到礼拜六下午六点日落为止。犹太人因在安息日不能随意行动和工作,故在前一天须稍作豫备,乃称安息日的前一天为‘豫备日’。祂的死把人带进了神为人预备的安息里,卸下了一些劳苦的人的重担,叫他们得享安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