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十三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9-06 | 213060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13章:主耶稣的警戒与教导

 ‘正当那时’就是当主在第十二章末了,给众人谈论到与神和好的问题的时候,‘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掺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主耶稣。’(1节)在众人的心思里,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所犯的罪一定是很大,才会让人把他们的血掺杂在祭物中,因为这样作是直接得罪神,生前犯了大罪,死了也继续在得罪神。人总是很自然的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若不是罪大恶极,就不会有这种下,既然有这种下,就一定是罪大恶极了。告诉主这事的人也许觉得自己没有这种结局,总该是已经向神还清了最后的半文钱。没想到属灵的事是不能凭人外面的遭遇来作判断的。

一、论悔改

1、若不悔改,都要灭亡(1~5节)

  “正当那时,”就是正当主耶稣劝人要尽力与对头了结之时(参十二58~59)。“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此事未见于其他史实资料。可能在彼拉多任犹太巡抚时,曾经为了镇压加利利人的暴乱,在他们献祭时出动军兵屠杀,以致被杀者的血搀杂在他们所献的祭物中。这类行径与彼拉多的恶名十分吻合。犹太人的一般观念认为,灾祸只临到那些罪大恶极的人身上(参约九1~2;伯四7;廿二5)。当别人遭遇不幸时,一般人也往往抱着幸灾乐祸的错误观念与态度,以为是因为他们罪孽深重,所以遭致天谴。在神的眼中,并无大罪、小罪之分;普世的人都要受到神的审判,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19,23)。不要以为那些遭不幸的人更有罪,也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幸免是因为比别人好。灾难的临到虽然无关各人罪恶的轻重,却又与人类全体的罪恶有关(参创六5~6);所以它提醒我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悔改’在原文并不含行动的意思,而是指在思想、看法上有所改变;人的心思本来是远离神、背向神,如今整个转变过来归向神。‘灭亡’不只是指身体将要死亡,并且是指死后灵魂将要受到永远的痛苦。悔改不是行为的改变,所以不是弃恶从善;悔改乃是心思的改变,是将心思从一切在神之外的人事物转向神自己。人在神面前最大的罪,乃是心中背逆、不顺服神;这也就是我们在悔改时所要认的‘罪’。人一切的罪都是出于背叛神。“西罗亚楼,”建筑在耶路撒冷东南方城墙内的山坡上,位于西罗亚池(参约九7)旁边。

2、存留乃为悔改结出果子(6~9节)

 ‘无花果树’是以色列国的象征(参耶廿四5;何九10)。‘果子’在圣经里至少有下列数种:(1)悔改的果子,就是因悔改的心而有的行为改变(参三8);(2)美德的果子,就是因圣灵在里面作工运行而自然流露的属灵美德(参加五22~23);(3)生命的果子,就是因生命长大成熟而有的表现(参约十五1~8);(4)见证的果子,就是为主作工而产生的结果(参罗一13);(5)嘴唇的果子,就是将感谢、赞美、荣耀归给神(参来十三15)。“这三年,”意指已经给予一段相当充分的时间。我们信徒若不结出属灵的果子,在神看来乃是“白占地土”,在世上浪费了一生,将来难免要受到神的惩治。“今年且留着,”‘今年’不是指历法上的一年,乃是指神恩典的宽容期限;这期限对整个以色列人和教会而言,是指恩典的时代,但对信徒个人而言,乃各人活在世上的年日。谁也不能肯定自己目前尚存活的一段日子,究竟属于“今年且留着”呢?或是机会已过,在主面前成为‘白占地土’(参7节)的呢?但愿信徒都能把握住现在的机会,结出生命的果子来。今天是主留给我们机会,是要在我们身上继续作更深十字架的工作,使我们能结出圣灵的果子(参加五22~24)。神盼望世人都能结出悔改的果子,因为不结果子的,本应当砍掉,但由于仆人的代求,又松土、施肥,主人且容忍、等候。你我岂不应当恳切为许多尚未悔改的人代求,为那些仍未结出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的人代祷?而且更当自己警醒,免得也成为一个空占地土而不结果子的基督徒。


二、论安息

1、病得医治,才会有真安息(10~13节)

  ‘会堂’(Synagogue)是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才开始有的,因那时在异国已无圣殿,犹太人为着聚集敬拜神并聆听神的话,会堂乃在各地应运而生。主耶稣常在会堂里教训人,乃因会堂里人多。主在会堂里不但教训人,也照祂所教训的行事。祂医治了一个弯腰十八年的女人,使神得着荣耀。我们的心眼若是整天只看见地上的财物而不能仰望属天的事物(参西三1~2),就恐怕我们也是被魔鬼捆绑了。凡被罪恶、世界、生活,以及道德、宗教、律法等各样的重担压得“一点直不起来”的人,就证明他们乃是在撒但的权势底下。‘按手’象征传递祝福(参提前四14;提后一6),也象征生命的联合(参提前五22)。惟有与基督完全联合(按手),才能被拯救脱离重担(“直起腰来”),叫父神因此得荣耀。当我们的里面被这世界的事物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只要主来摸着我们一下,立刻就能得着释放。

2、在安息日应当解开捆绑(14~17节)

按照犹太教拉比的教训,除非人到要死的地步,否则不可在‘安息日治病’,因认为治病是触犯在安息日不得作工的规条。管会堂的公开指摘耶稣犯安息日,主称他是假冒为善的,表面守安息日,却牵自己的驴去饮水,但竟然对一个在痛苦中被撒但捆绑十八年的同胞毫无怜悯的心。岂不知主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所以应当行善,不可作恶(参六5;太十二8;可三4)。﹞“假冒为善的人哪,”指他们假装对律法热心,其实对律法‘爱人如己’的总纲(参太廿二39~40)却毫不以为意。“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么?”这表示他们关心动物,胜过关心那更有需要的人。关心自己的家畜,而不关心别人的病痛,正表明他们爱己不爱人──不爱人如己。安息日是叫人得安息的(参创二3),不是叫人留在辖制底下。最正当的传统(“亚伯拉罕的后裔”)和最好的制度(“安息日”),仍旧不能帮助人脱离捆绑和压制;惟有丰满的基督才能释放人,带人进入真实的安息。主的话语具有两面的功用:1.消极方面,如同两刃的利剑(来四12),叫听见的人觉得扎心(徒二37)、“惭愧”。2.积极方面,如同蜂房滴蜜(诗十九10),叫听见的人觉得畅快、甘美(诗一百十九103)、饱足、激励、“欢喜”。


三、论神的国

主用芥菜种和面酵,说明神的国度是由小而渐大的。正如神的道要在人们心中生根滋长,使许多人藉此蒙恩得救,进入神荣耀的国度。

1、神国的外表好像芥菜种长大成树(18~19节)

这里有关神国的比喻,是与本章前后文的精神一贯的,故绝对不是像一般基督教解经家所解的正面积极的意思,而是说神国在地上的外表和内涵被仇敌破坏,以致变形并变质。许多在名义上属神的人,只会定罪别人而自己不悔改(1~5节),只长叶而不结果子(6~9节),只会守安息日的规条而不明白安息日的用意(10~17节),只求得救而不懂进窄门(22~30节),只会为自己着想而不会为神着想(31~35节)。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天上的飞鸟’指撒但(参可四4,15)和它的使者(弗六12);‘它的枝上’指基督教的组织。这是说神国的外表过度膨胀发展的结果,就引来魔鬼藏身其中,许多恶人恶事也随着栖息在基督教的组织里面。有的解经家将‘长成大树’解作:神国的开始原本如同芥菜种般的微不足道,但经成长后,要变得非常庞大,甚至扩及全世界,‘天上的飞鸟’即指外邦万国,‘宿在它的枝上’指万国之民都有分于神国,可在其中得安息。但这种理想神国的正面积极解说,与主自己一贯解释‘飞鸟’为‘撒但’(参太十三4,19;可四4,15)相冲突,且飞鸟不是芥菜(神的国)的一部分,只能将它当作不同性质的外来物。因此较为合理的解释,应当用来表明神国在地上的畸形发展,自从康士坦丁大帝实施政教合一以来,神国的外表变得异常的庞大,以致恶者趁机渗入地上的教会,居住其中(参启二13)。

2、又好比面酵使全团都发起来(20~21节)

 “好比面酵,”主的意思不是说神的国好像‘面酵’,而是说神的国好像本节全部的比喻。‘面酵’是指邪恶的教训(太十六12)和邪恶的事物(林前五7~8)。“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妇人’是指背道的教会(启二20);‘三斗面’原属无酵细面,而无酵细面是豫表基督作神和人纯净的食物(参利二1);故‘三斗面’乃是象征神的国原来的本质,有如三一神在基督里,是纯净且可供人灵里饱足的。妇人将面酵藏在三斗面里,意即背道的教会,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彼后二1),将其混杂在纯正的道理里面;并且也容纳邪恶的事物,将其混杂在纯洁的属灵事物之中。“直等全团都发起来,”‘全团’指整个基督教。仇敌的腐化工作,会越过越厉害,直到把整个基督教都败坏了。敌的诡计,若不是叫我们的外表变形(芥菜长成大树),便是叫我们的里面变质(“全团都发起来”)。基督徒最要当心的,就是不可受异端教训的欺骗;今天在基督教界,异端教训何其兴旺,因为主早就豫知会如此。面酵可以使面包变得可口;异端教训讨好人的胃口,所以很受一般人的欢迎。

3、若不努力进窄门,就不能在神的国里坐席(22~30节)

十字架的道路并非容易,许多跟随主的人,只为吃饼得饱、病得医治。那些求一时满足和安慰的人都中途退去。当一人问祂:“主啊,得救的人少吗?”主就明示救恩的窄门是要努力进入的,“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的人也少。”(太七13~14)“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十一12),故不努力的人不得进去,及至救恩的门关了,任凭在门外叩门的怎样呼求主,终被摒拒在门外,与天国的筵席无分,只有在外面哀哭切齿。当那日,可以看到“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主耶稣的态度教训我们:我们并不是因为被提上升的日子近了,就把什么事都放下来,坐着等候神的国降临。我们必须走在十字架的道路上,并且不能停下我们日常的工作。如果十字架真的在我们里面作够深的工夫,就许多事情都能帮助我们对基督有更深、更丰富的经历。多信徒很在意得救人数,因此对传福音有负担;传福音使人得救原是一件好事,但不是惟一的好事。只叫人信主得救,而不叫人努力追求主,这不符合主的心意;主不愿意得救的人不冷不热(参启三15~16)。窄门就是十字架的道路。我们惟有经过十字架,才能找到神,也才能得着永生。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家主’指主耶稣基督;‘门’不是救恩和永生的门,乃是进到国度里得奖赏的门。信徒在得救进入了永生的门以后,仍须努力进入得胜的门。一般的基督徒虽然也曾进过礼拜堂,上过主日学和查经班,但很可能只与主有一面之缘,对祂的心意并未真的认识。我们信徒与主的关系,不可只维持一种似曾相识的泛泛之交,而须建立起一种更深的同甘共苦的情谊。

神的旨意是我们工作的考验;神不在乎我们的工作有多伟大、多兴盛,神所要问的是,我们的工作究竟是出于神呢?或是出于自己呢? “作恶的人”就是‘不法的人’,也就是不按神的法则行事的人;神的法则不是别的,乃是基督的十字架。凡不按十字架的法则作事的,必得不着主的称许。未曾受过十字架对付的人,他只在乎工作的成效和别人的称赞,却不在乎主是否称许,当然他所作的工,也就一点都没有属灵的价值。“在神的国里坐席,”指有分于享受神国度的奖赏。为着国度的奖赏,我们都当尽力奔跑(林前九24),把自己当跑的路都跑尽了(提后四7),就有可能成为‘在前’的。我们的本分是跑,而判断在前或在后,乃在于主。


四、叹惜耶路撒冷(31~35节)

 ‘希律’乃杀害施洗约翰的希律安提帕(参九7~9)。“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狐狸’生性多疑、狡猾;主耶稣用此来形容希律为人闪烁不定,生性欺诈。这正反应当日犹太人对希律的一般看法。“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这指明主耶稣在地上的事奉乃按照既定的时间表,直到完成祂的职事,达成祂的目标。仇敌的态度总是赶逐基督──‘离开这里罢’,杀害基督──‘希律想要杀你’(31节)。但主的态度却是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我必须前行’(33节),并且继续不断的供应恩典──“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因为祂有复活的荣耀盼望──“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跟随基督者,也当如此。一面是地上希律的意图要发动(31节),另一面是天上神的旨意要成功。我们究竟是因属地的阻挡而背弃神的旨意呢?或是因神的旨意而不顾地上的拦阻呢?‘今天、明天、后天’是犹太人语法,用来表示‘一段不确定但短而有限度的时间’。“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这话暗示祂定意上耶路撒冷去赴十字架救赎之死。本节主耶稣的意思是:我在世上还有一点点的时候,必须仍旧照常作工,然后才去耶路撒冷,在那里为世人的罪丧命。主的时候若还没有到,敌人是不能伤害我们的(参约七30;八20;太十六21)。明知是赴死地,却不畏惧前往,这是基督徒得胜的要素(参启十二11)。犹太通常用石头打死下列四种人:(1)拜偶像的人(参申十七5,7);(2)行巫术的人(参利廿27);(3)犯奸淫的人(参申廿二22;约八5);(4)假先知(参约八33;十一8)。在此必是指那些奉主差遣的使徒们,被犹太教的人误以为是假先知(参廿一35),因此才用石头打死他们。 “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多次’表明耶稣曾多次探访耶路撒冷(参约二13;五1;七10等);‘你的儿女’指耶路撒冷的居民,转指在犹太教里面的信众。“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大多数的宗教徒因无知而悖逆神旨,神一再宽容,反而以母鸡扇翅覆雏(参赛卅一5)的心情,要召聚他们来投靠在祂翅膀的荫下(参诗卅六7),好让他们得着祂的保护。“只是你们不愿意,”‘你们’指犹太教中的领头人物。主是多次‘愿意’,可惜他们的领袖们却一直‘不愿意’,他们的心真是刚硬。“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城,代表宗教的组织和其核心集团;凡是有敬拜神的外表,而失去敬拜神的实际者,都属于宗教。世上一切宗教的首领和团体,都因缺少实灵的亮光,而扼杀神的话语(“杀害先知”),迫害真正属于神的仆人(“打死奉差遣的人”)。“你们的家成为荒场,”这是豫言神要撇弃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参太廿四2;耶十二7;结十一23);主在此豫言主后七十年所要应验的事。我们个人的身体或信徒团体的身体(教会)原是神的殿(林前六19;弗二21),但若不让祂安家居住,就必成为荒场,一片荒凉旷废,没有用处。无论是信徒个人或是教会,若不高举主名并尊主为大(“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就必失去主的同在(“不得再见我”);但若肯悔改归向主,仍要蒙主祝福。人若弃绝主,也必被主弃绝;人若尊重主,也必被主尊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