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主耶稣的智慧
国度也是一个权柄的问题,是人服在神的权柄下,接受神的管理,根据神的指导,跟上神的定规,这就是国度的总意。人的大难处就在只要神的恩典,而不要神的权柄。‘
一、凶恶园户的比喻(二十1~18)
1、权柄的辩论(1~8)
据一般圣经学者推算,主耶稣是在礼拜天进入耶路撒冷,礼拜一洁净圣殿,而与祭司长、文士等人辩论则在礼拜二(参可十一19~20,27~33)。祭司长、文士和长老是构成犹太公会的三种成员。祭司长、文士及法利赛人常以难题试探耶稣,要抓祂的把柄控诉祂。他们质询耶稣讲道的权柄,并非因为不知道祂权柄的来源,只是要试探祂。他们质问主仗着什么权柄洁净圣殿,表明他们并不认识主耶稣,也不尊重祂的权柄,反而要来抵挡祂。真正有权柄的人并不需要强调权柄,但他们的言行自然就带着权柄。耶稣每当面临这种情况,都显出祂从上而来的智慧,祂能从被动的地位,反过来采取主动,使对方无法回答,知难而退。但可惜那些发问的人,终不悔改,拒绝承认祂是基督。他们若回答说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便是自己定罪自己,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他们若回答说约翰的洗礼是从人间来的,就会触犯众怒。于是他们回答说:‘不知道是从那里来的。’当人们问不该问的问题时,我们也可效法主,用反问来解围。主并不是说‘我也不知道’,乃是说‘我也不告诉你们’。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明知答案,却推说‘不知道’(参7节),这是撒谎;主知道而‘不告诉’,这是诚实。
2、凶恶园户的比喻(9~18)
根据前面的问题,耶稣设了这凶恶园户的比喻,希望犹太人能因此明了他们辜负神的恩典,抵挡神所差来的基督,其结局将是何等悲惨。这个比喻清楚表明,葡萄园的主人就是神;凶恶的园户是指犹太人的领袖;屡次打发来收租的仆人,是指神屡次差遣来的先知,他们都被责打、凌辱。最后,神打发自己的爱子,就是耶稣基督自己,但他们竟将祂杀害。主预告自己将被交在犹太人手中杀害。园主要前来,把园转租给别人,是指福音因犹太人的拒绝而传向外邦。耶稣以先知的预言答覆犹太人:“匠人所弃的石头……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参赛八14~15;另参诗一一八22~23),这正应验了经上的话,犹太人要被驱散在世界各地受人逼迫杀害。葡萄园是“租”给园户的,主权仍归园主;主把教会交给祂的仆人们管理,但教会的主权仍在主的手中。不但教会是神的,连我们所有的一切也是神的,都是神“租”给我们的;我们若据为己有,不肯奉献给神,就是篡夺了神的主权。神将祂属灵的产业交托(租)给我们,要我们按时结出果子,并且奉献给神,不可以据为己有。神在我们身上所期望的,就是要我们交果子──把基督活出来,彰显出来。 13节的意思是指神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到犹太人中间。恶园户对园主头一次的打发拒绝了,以后更每下愈况,甚至将园主的爱子杀了(参10~14节)。
根据犹太律法,一块土地如果没有后嗣去认领,就会被宣告为‘无业主之地’,可由任何人认领。这些犹太教的领袖(“园户”)看见了耶稣基督,就起意要杀祂(参十九47)。他们以为杀了耶稣,就没有人能挑战他们作以色列百姓的领袖和教师的权利(“使产业归于我们”)了。“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意思是神惩处顽梗悖逆的犹太教首领和百姓,局部应验于主后七十年,罗马太子提多率兵摧毁耶路撒冷城;而全面的应验,则要等到将来的大灾难时期(启十一2)。 “将葡萄园转给别人,”意思是说这另外的租户不是指另一个民族,而是指所有蒙恩得救的人(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即‘神的以色列民’(加六16)──教会。“耶稣看着他们说:‘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匠人’指祭司长、文士和法利赛人等;‘石头’指主耶稣。主被犹太教的领袖弃绝,甚且钉祂在十字架上,神却叫祂复活,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参诗一百十八22;徒四11),就是用以建造教会(房)最基本、最重要、连络全体的房角石(赛廿八16;弗二20~21;彼前二4~7)。教会的建造必须根据基督(“房角的头块石头”);凡在基督之外的建造,最后必然导致分崩离析。“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对于不信的犹太人而言,主是绊跌人的石头(参赛八14~15;罗九32~33;林前一23;彼前二8)。 “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当主再来的时候,对于不信的列国,主乃是砸人的石头(参但二34~35,44~45)。主耶稣一面是恩典的主,一面也是审判的主;人若不接受祂的恩典,到了时候就要受到祂的审判。
二、神是活人的神(二十19~47)
1、巧答纳税的问题(19~26)
祭司长和文士明知主的话是指着他们说的,却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反而想要下手拿祂,可见在头脑知识上明白主的话是一回事,从里面心眼看见主话中的亮光又是另一回事。法利赛人在主耶稣的行为上找不到把柄,便在祂的话语上寻找;信徒不单要在行为上小心,也要在话语上小心(参西四5~6)。21节是法利赛人对主耶稣恭维的话,一方面说出主平时生活的见证,真是无懈可击,连仇敌也不能不承认;另一面也说出他们对主的认识,仅限于外面道德的水准,而缺少属灵的眼光。这种认识并不能带领他们真实蒙恩,所以他们会来试探主。我们不可忽略外面道德的见证,但更不可停在道德观念中,而应进一步的追求属灵的认识。 越是要陷害你的人,越是对你说甜蜜的话;撒但也会藏身在美丽的蛇里,也会装作光明的天使(参林后十一3,14),所以我们切不要被人外表的甜言蜜语所欺骗。祭司长和文士的阴险作为,是借刀杀人之法,要让耶稣陷在自己话语的把柄中,所以打发奸细巧言盘问应否向罗马皇帝纳税。如耶稣说应纳,必遭犹太人的反对和弃绝;如说不应纳,便会被控以反罗马政府之罪名,受到处分。耶稣回答:“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不但使他们的巧计落空,而且也成为今日教会和信徒的处世原则。基督徒应对神忠心事奉,也应对政府尽上应有的本分,可称为公民的责任。‘税’在原文指‘人头税’,只应用在被罗马帝国直接管辖的省分;凡男人在十四岁以上,女人在十二岁以上,至六十五岁为止,每人均须缴纳这人头税。有些犹太人非常反对这种税,认为纳税等于承认罗马人的统治,所以有的就干脆拒绝缴纳。“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这一个问题非常的诡诈,是撒但的陷阱,既不能说可以,也不能说不可以。主若说可以,他们就要在犹太人面前说祂对犹太祖国不忠,是媚外者、亡国奴、犹太奸;主若说不可以,他们就要去向罗马巡抚控告祂叛逆,有可能因此而被处决。 在与人交接应对的事上,首须有属灵透视的眼光,能够看出人隐藏的心怀意念。这须要灵命的长大,因为属灵的人才能看透万事(林前二15)。当时在巴勒斯坦地方内通行三种币制,一种是罗马铸造的银币,缴纳‘人头税’(参17节)须用此币;一种是在安提阿与推罗所铸造的省分钱币,是按希腊标准制作的银钱;还有一种是犹太人地方的钱币,称舍客勒,可能是在该撒利亚铸造的。 当时通用的罗马钱币,一面刻有罗马皇帝该撒的肖像,另一面则用拉丁文刻着:‘该撒提庇留,已经神化的亚古士督之子,神圣可尊’等字号.‘像和号’代表人的权柄,主也承认神确曾给予人某些权柄(参罗十三1)。‘该撒’是罗马皇帝的称号(现代通译‘凯撒’),代表整个罗马政权;主耶稣在这里用‘归给’来表达‘纳税’,含意在指出:纳税并不是送礼,乃是还债──纳税给当政者是人民应尽的义务。神的子民生活在世界上,纳税给政府并不与作神国子民相冲突。 “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公民对国家应尽的某些义务,并不侵犯我们对神当尽的责任。政治和属灵这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政治上当服在上掌权的(罗十三1~7);在属灵上当顺服神,专心事奉神。信徒一面是在神直接的权柄底下,另一面也在人间接的权柄底下,当人的权柄越过界限,侵犯到神的权柄时,信徒便要‘顺从神,不顺从人’,这是应当的(参徒五29)。信徒在地上为人,有两种的身分:一是神国的子民,一是属世国度的子民;要先作好神国的子民,才能作好属世国度的子民。信徒所得的财物,表面上好像是自己凭才能、体力和时间所赚取的,实际上仍是神的赐予(参提前六17),所以应当向神有所感恩奉献(参玛三8~10)。
2、解明死人复活的问题(27~40)
撒都该人’是当时一个犹太党派,成员多属上层富裕阶级人士,其名称源于所罗门时代的大祭司撒督(参王上四4),他们反对法利赛人只讲热心而忽略道德行为,所以他们非常注重道德行为,却因此而趋于另一个极端,亦即只重行为而忽略了信仰。他们不信复活,认为人死了完全消灭,故无鬼,亦无天使;他们只接受摩西五经,不看重先知书,也不接受古人的遗传。他们在政治上很有地位,当时的大祭司亚拿、该亚法等都是属于撒都该人一党。撒都该人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事,只以为人活在肉体的生命中,无法理解人还有宝贵的灵魂。事实上肉体死后,灵仍活,等候基督复临,使死人复活,永不再死。而复活的灵体不再嫁娶,因为神是永活的神,是活人的神,到神那里的人都是活的,都有永生。“人若有妻无子就死了,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这是旧约时代犹太社会制度里的一条律法,是关乎弟为兄立嗣的律例(申廿五5~6),原是为保护寡妇并保证家世谱系得以延续而设的。这就是人所认识的‘利未拉特婚姻条例’。犹太人最早的祖先即有此成例(参创卅八8)。
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没有孩子死了;这全属虚构的故事。 他们虚构此故事,目的是想要藉此问题,使复活的事显得荒唐无稽。他们自己不相信有复活的事,就以为别人所谓的复活,不过就是尸体复生,然后继续过着像今生一样的家庭生活。如果复活真是这样的话,那就要给众人带来难解的问题了。我们现在的形体,是地上的、必朽坏的、羞辱的、软弱的、属魂的、属土的血肉之体,但将来复活之后的形体,是天上的、不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属灵的、属天的(参林前十五35~50)。人的生前和死后,分别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我们不能根据今天在这个身体里的所作所为,来推断我们将来所要面临的情形。
“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信徒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神的儿子’,但在外表上看不出来,必须等到基督再来提接我们,在复活里与祂一同显现,那时才要在外表上也显明是‘神的儿子’(参约壹三2;西三4)。人复活后的生活方式,将与人间大有分别。“荆棘篇,”当时旧约圣经还未分章节,故一般人用此名来称呼《出埃及记》第三章前后的一段经文(参出三2~4)。主耶稣与撒都该人辩正死人复活的事时,引述摩西五经上的话(参出三6),因为对不信复活的撒都该人来说,摩西的律法书仍是极具权威的经卷。耶稣的意思是说:
神既然自称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而祂自己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故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虽然死了,神必定会叫他们复活,否则祂就要变成死人的神了。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已死了,可是神在摩西面前提到他们的时候,说祂是这三个人的神,表示祂与他们三人仍旧保持密切的关系,可见肉身的死亡,并未结束他们的生命(参十六19~31;廿三43;腓一23);换句话说,他们必要复活,并且永远与神同在(参太八11)。
3、不要效法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41~47)
“基督”受膏者。世人最重要的问题,乃是对基督的认识;人所以对许多事物满了疑问,乃起因于我们对基督的认识不够清楚。法利赛人仅能根据先知字面上的豫言,知道那要来的‘弥赛亚’(基督的希伯来文,意受膏者),是大卫的子孙,却对大卫被圣灵感动所写下的话(诗一百十1),不求甚解。“主对我主说,”第一个‘主’是指耶和华神,第二个‘主’是指弥赛亚。引文的要旨在于‘我主’这话。“你坐在我的右边,”‘坐’字表示工作已经完成;‘右边’乃是尊贵的位置。全句意即:主耶稣已经完成了神的旨意,在神面前得着尊贵的地位。我们只有藉着神的启示,才能认识基督(参弗三5)。基督是‘大卫的子孙’,说出祂降卑人性的一面;基督是‘大卫的主’,说出祂荣耀神性的一面。凡作事只为叫别人看见的,就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参太六1~2,5,16)。“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当日在圣殿里可能设有照顾敬虔寡妇的制度,让她们在殿内作息(参二37;提前五3~16),而她们原有的财产则交给文士等人管理。 “侵吞寡妇的家产,”指利用寡妇特别容易上当的特性,从她们这些无助无告者身上诈取金钱的赞助。“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指在外表维持一派虔诚的模样,以掩饰他们贪得无餍的罪行。“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人受敬重的程度越高,神对他秉公行义的要求也越严格;人越假冒为善(参太廿三1~36),他所受的谴责也就越厉害。虚假的仪文,必受“更重的刑罚”;真实的奉献,必得主的称许(参廿一1~4)。
追求名、利,和外面一切的虚荣,都是那世界所容不了的,而且是很重的被定罪的。人若以这世界的事物作他今生的满足,他在人中间是个聪明人,但在神面前,他是可废弃的。但愿那世界的光照亮我们,使我们甘心失去这世界的好,而追求那世界的善与美,和那些清心的人,一同追求圣洁、公义,和纯真,使我们在生命中丰丰富富的活在那世界中,直到永远.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17
2025-04-16
2025-04-11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