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欢迎光临太原市基督教会网站,桥头街基督教堂欢迎你
   
您的位置:
文章正文
【路加福音】查经 第十五章
来源:罗海良 | 作者:Amy | 发布时间: 2021-09-20 | 192425 次浏览 | 分享到:

猪的特点就是一直‘吃食’,结果却变成了别人的吃食;世人的特点就是一直寻找属地的享受,结果却变成了魔鬼的享受。信徒若离开神而去寻求属人的帮助,所得到的只不过如同“放猪”,在神面前不但是污秽不洁,并且也是神的子民所鄙视的。‘豆荚’是巴勒斯坦常见的一种长青树所结的种子,名‘稻子豆’,可用作牲畜的饲料和贫民的粮食。一则有趣的拉比记载说,‘以色列人必须沦落到吃豆荚的地步,他们才肯悔改。’传说施洗约翰在旷野,曾以这种豆荚为食物,因此又称‘圣约翰饼’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么?”‘醒悟’乃是由于圣灵在他里面的光照与搜寻(参8节)。神常常藉着环境遭遇来提醒人,向人说话;所以许多时候,艰难的环境乃是化装的祝福。罪人都是先有里面的醒悟,然后才有外面行为的改变。人的醒悟总是包括两方面:看见神的丰富,和自己的窘困。一个真正醒悟过来的人,他所首先想到的不是他自己,乃是神。人若尚未看见自己的光景乃是‘穷途末路,死路一条’,就仍不容易下定决心信靠神。“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犹太人通常不敢直呼神为神,而改以天代表神。 “我要起来,”豫表罪人醒悟后的悔改决心。人若单单醒悟,而没有心思的转变(悔改),仍旧于事无补。悔改必须到父神那里去,向祂悔改;悔改不是向善悔改,不是改邪归正,乃是心思转向神。任何犯罪的事,不单是得罪了人,乃是得罪了神自己;并且是因为得罪了神,才会至于得罪了人。一个人若能真正认识自己败坏的光景,就差不多已经走上蒙恩得救的路口了。“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这不是偶然发生的;父亲必定是天天倚门眺望,痴痴地等待浪子回家。注意,在小儿子还未曾说一句话以前,父亲就已动了慈心。“跑去,”‘跑’字显明父亲是何等迫切!这是用最短的时间来缩短空间的距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这是温暖慈爱的接纳。注意,这里对父亲的描述非常生动:(1)‘看见’,眼动了;(2)‘动了慈心’,心动了;(3)‘跑去’,脚动了;(4)‘抱着’手动了;(5)‘连连与他亲嘴’,口动了。父亲的全人都动了。“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浪子若是光在心里醒悟,而没有悔改的行动,就仍得不到父亲的接纳;我们必须以外面的行动来配合里面的感动。 “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不是浪子去叩家门,乃是父亲早就开门在外等候巴望着浪子。不是罪人悔改归向神,乃是神等候接纳悔改的罪人。不是罪人祷告感动神的心才蒙赦免,乃是罪人一有悔改的表示,神的心早就赦免了他。罪人在悔改时原以为神是何等的威严可畏,但在悔改之后却发现神是何等的可亲可近!浪子(罪人)回到父神那里,是由于圣灵的寻找(参8节);父神接纳回来的浪子,是基于基督在祂救赎里的寻找(参4节)。

神只接受人认罪的祷告,不接受人将功赎罪的祷告。神喜悦人承认自己的不是,不喜悦人自以为还能为神作什么。“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父亲只说‘那’,仆人就知道所指的是什么;‘那’字指明一件特别的袍子,是在这特别的时候,为这特别的目的豫备的;‘上好的袍子’是高贵的标记,代表作儿子的地位。‘快’字与父亲的‘跑’(参20节)相配。“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戒指’是权柄的标记,代表作儿子的权柄。“把鞋穿在他脚上,”奴隶只能赤足,‘鞋’是自由的标记,代表作儿子的自由。袍子、戒指和鞋,每一样都是代表有地位和被接纳的记号(参创四十一42;亚三4)。“仆人,”豫表天使,他们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来一14)。“那上好的袍子,”表征基督是那满足神的义,遮盖悔改的罪人(耶廿三6;林前一30;参赛六十一10;亚三4)。“戒指,”表征神在蒙悦纳之信徒身上所给圣灵的印记(参弗一13;创廿四47;四十一42)“鞋,”表征神救恩的能力,使信徒与污秽之地有所分别。

得救是照着神的思想,不是照着你我的思想。我们本该被定罪,神“却”称义我们;我们本该受惩罚,神“却”恩待我们。罪人何时一回头,他在神的眼中立刻就是儿子。 “那上好的袍子”,就是第一的袍子,顶替了回家浪子污秽的衣服(参赛六十四6)。身上的袍子、手上的戒指和脚上鞋的装饰,使可怜的浪子与他丰富的父亲相配,而有资格进入父家,与父亲一同坐席。神的救恩是用基督和圣灵装饰我们,叫我们享受祂家中的丰富。救恩是表明神家的富足,不是表明我们的贫穷。一个属神家里的人,可以放心享用神家的丰富,不要怕被我们花光了。‘肥牛犊’是犹太人专门养在牛圈中,以备遇到重大喜事和特殊场合之用,例如招待高贵客人或特别的节期。‘上好的袍子’(22节)使浪子有资格符合他父亲的要求,使父亲心满意足;‘肥牛犊’使他得着饱足,不再饥饿。因此,父和子能一同快乐。“死而复活,失而又得,”所有失丧的罪人,在神眼中都是死的;他们得救时,就都与基督一同活过来了(参弗二1,5;约五24~25;西二13)。因此,每一个真实的信徒,在神的眼中乃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在三一神的眼中,比原有天然的东西更为可贵,更叫祂欢喜快乐(参7,10节)。持守人天然的好处,保存与生俱来的良善,并无多少属灵的价值;乃是经过十字架死的工作,而显出基督复活的生命,才符合神永远的心意。 “他们就快乐起来,”救恩的喜乐一旦开了端,是没有完结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