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了他的眼睛”:根据米索不达亚地区的行政记录,战俘的劳动主要是供应面粉和为政府官员做苦工。当中大部分被弄瞎眼睛后,都是做枯燥的推磨工作,这种工作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专业的器具,被视为尊贵的行业;第二种是用小型的手推磨,被视为是低下的工作,通常是大户人家的奴隶或小家庭的主妇负责。参孙是战士,被人命令去做奴隶或妇人的工作,乃是故意奚落他,令他难堪。不仅如此,还把参孙带回迦萨,就是曾经参孙炫耀自己武力的地方。
7.“····又渐渐长起来了·····”(十六22)
在参孙头发被剃之前,神对他一直不离不弃,不管他干过什么(如吃不洁净不洁净之物、与妓女亲近),即或他以为只要不剃头。可惜的是,当大利拉剃去时,已经触犯拿细耳人之愿,从参孙身上再也看不到拿细耳人的身份。
随着时间的流逝,参孙的头发又重新长出来,神乐意再次眷念他(十六28),
参孙也开始向耶和华神求取力量。参孙向神求助,其实并不是要为耶和华作战,而只是为自己报仇雪恨。神也恪守祂的话,当参孙作为拿细耳人的表征再现并向神祷告,祂乐意恢复他的力量。
8.“·····他就在众人面前戏耍·····”(十六23-25)
被掳的参孙被非利士人尽情地嘲笑和奚落,以此泄愤和表示胜利。非利士人将参孙带到他们的神庙中,一方面是由于非利士人要将胜利归功于他们国家的神明,另一方面,非利士人要以此表明,自己所信奉的神明要强于被打败之人国家的神。
就在这样的百般羞辱中,参孙倍感羞耻,便向神求助。但从参孙的话语中可见,参孙心中想着的只有自己,一点也没有想到应该要拯救的是国家,更加别说名字已经受贬抑的耶和华。参孙并不理会耶和华的名声,只顾报复非利士人剜去他双目的私人恩怨。不过,这可也看出参孙对神的诚实和坦率,以及神的怜悯。
9.“·····我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十六26-31)
参孙秉承他一贯的性格,宁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此,求神再帮他一次。他的请求得蒙神应允,正如经文所说,他死时对非利士人所造成的伤害,比在生时还多( 30 节)。
信仰反省:
1. 参孙在选择配偶的事情上,给你什么提醒?
2.当你身旁有弟兄姊妹信心软弱,你会如何鼓励他们不要放弃与神的沟通?因为神是会垂听我们祷告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