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十六1-31 参孙的结局
内容简述:
到了第十六章,也是参孙故事的最后一幕。参孙不单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坏。他与一个妓女亲近,又施展他的力量,为的只是表示他完全无惧于非利士人的威胁。然而,他最后被自己所爱的女子出卖,又被他的敌人非利士人侮辱,他最后能做的,便是与他们同归于尽,如此便局部达成了神差派给他的任务。
内容分析:
1.“······在那里看见一个妓女,就与她亲近······拆下城门······”(士十六1-2)
圣经为何在此要插入十六1-3节的内容呢?其实,圣经可以略过这部分内容,直接叙述参孙与大利大的故事,然而,圣经并没有这么记载,而是加入了这部分内容。其目的是要显出参孙堕落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正如在亭拿一样,他见到喜欢的女性,便采取行动。在这里的情况是个妓女,并没有谈婚论嫁,双方只是一场性交易,他所要做的不过是付钱而已。不但如此,他还再次因为沉溺于女色而将自己陷入到危险中,因迦萨城的人知道参孙的行踪,并将参孙捆绑,或许是由于参孙被身旁的女人出卖,就像当初亭拿女子出卖参孙、大利拉出卖参孙的情形一样,可惜的是,参孙并未从此事中有所反省与悔悟。
可见,圣经加入这一小段,为要向我们表明,参孙已经变成一个怎样的人,现在的他与在第十五章的参孙已不再一样,他沉溺于肉体上的需求,因上帝的恩赐而自信傲慢,又对敌人所设的陷阱漫不经心。倘若圣经的叙事由十五20节直接跳到十六4节,我们便会将他对大利拉的爱情,解读为一种情感上的反弹,以此去代替他对亡妻的爱。然而,圣经的用意是让我们晓得,参孙在之后故事的被擒与受辱其实是他在生活上放纵、灵性上不警醒而应得的报应。
2.“·····扛到希伯伦前的山顶上”(士十六3)
参孙扛着门扇、门框、门闩,走了六十四公里,上到海拔1021米的山顶。参孙这样的力大无穷,确实令人惊叹。但为何参孙要将城门等抗去希伯伦这个地方呢?原来,在士师记,这是犹大支派首次征服的其中一个城市(一10、一20)。这里也是大卫成为所有支派的君王之前,被犹大支派膏立为王的地方(撒下二3-4)。故此,在士师时期,这个城市对于以色列人已经具有象征意义,在大卫成为整个以色列君王之后,更是如此。参孙带着城门等到这里而不是其他城市,可能是提醒以色列的同胞,昔日他们是征服者,而不是被人征服的那些光辉岁月。
3.“参孙在梭烈谷喜爱一个妇人”(十六4)
“爱”这个字上一次出现时是悲剧,亭拿的妻子投诉他不是真正爱他(十四16),于是得到了谜语的答案。稍后,大利拉也说了同样的话(十六15),并同样发现了他天生神力的秘密。对参孙来说,爱情真是危险的。
4.“·····探探他因何有这么大的力气·····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十六5)
圣经中对参孙的体型及体重没有说明,但从参孙扛起城门的门扇、门框和门闩来看,他的身高和体重要比大多数人高大。不过,最令非利士人大惑不解的,不是他高大的身躯,而是过人的气力和韧力。因为即使是大块头,若只是普通人,也不会有能耐击杀一千个非利士战士。虽然非利士人当中也会有高大健硕的人(如像歌利亚这样的巨人),但也做不到参孙所做的。为此,他们很想知道参孙的神力既然是在眼所能见之外,必定另有玄机。
“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非利士人共有五个首领,合共便是五千五百舍客勒银子,非利士人给大利拉的报酬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利诱她出卖参孙。
5.“····你因何有这么大的力气,当用何法捆绑克制你······”(十六6-17)
大利拉四次诱骗参孙,及参孙的回答,如图所示:
大利拉 | 参孙 | |
第一次诱惑 | 6节 | 7 节 |
第二次诱惑 | 10 节 | 11 节 |
第三次诱惑 | 13a 节 | 13b 节 |
第四次诱惑 | 15~ 16 节 | 17 节 |
大利拉问参孙的话,与非利士首领叫她去追问所说的几乎完全一样,虽然用语有些不同(十六5)。大利拉不但直率,还问了参孙四次他力气的秘密。每一次,不论参孙告诉她什么,她便作在他身上。参孙为何不怀疑大利拉存心出卖或伤害他呢?第4节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参孙爱上了大利拉,被对大利拉的爱情与欲望弄瞎了心眼。深爱加上欲望的组合,令参孙对大利拉所布下的陷阱视而不见。
从十六6-17节中,大利拉一连四次诱惑参孙说出自己的力量之源,而参孙又四次回答了大利拉。在这四次大利拉的诱骗中,我们看到大利拉说的话:求( 6 节) 、指责参孙欺哄她( 10 节、13 节) 、怀疑参孙对她的爱( 15 节)、天天用话催逼他( 16 节)。结果,在大利拉软硬兼施的攻势下,参孙说出了自己力量很大的秘密:他那超人的力量是来自他作为拿细耳人的身分,一旦他的头发被剃光了,他便会失去他作为拿细耳人的身分,而他的力量便会离他而去(17节)。不过,圣经作者告诉我们,参孙的力量关键在于耶和华是否与他同在( 20 节)。
6.“····活动身体····剜了他的眼睛·····带他下到迦萨·····”(十六17-21)
大利拉剃掉参孙的头发后,便用绳子捆绑了他,参孙醒来,以为还可以像之前那样挣脱捆绑,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他而去。他以为力量来自他的头发,其实不是,他的力量是来自耶和华。象征蒙神拣选作拿细耳人和以色列士师的头发,一旦被剃去,耶和华便离他而去,他变成与其他人无异的平凡人。
“剜了他的眼睛”:根据米索不达亚地区的行政记录,战俘的劳动主要是供应面粉和为政府官员做苦工。当中大部分被弄瞎眼睛后,都是做枯燥的推磨工作,这种工作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专业的器具,被视为尊贵的行业;第二种是用小型的手推磨,被视为是低下的工作,通常是大户人家的奴隶或小家庭的主妇负责。参孙是战士,被人命令去做奴隶或妇人的工作,乃是故意奚落他,令他难堪。不仅如此,还把参孙带回迦萨,就是曾经参孙炫耀自己武力的地方。
7.“····又渐渐长起来了·····”(十六22)
在参孙头发被剃之前,神对他一直不离不弃,不管他干过什么(如吃不洁净不洁净之物、与妓女亲近),即或他以为只要不剃头。可惜的是,当大利拉剃去时,已经触犯拿细耳人之愿,从参孙身上再也看不到拿细耳人的身份。
随着时间的流逝,参孙的头发又重新长出来,神乐意再次眷念他(十六28),
参孙也开始向耶和华神求取力量。参孙向神求助,其实并不是要为耶和华作战,而只是为自己报仇雪恨。神也恪守祂的话,当参孙作为拿细耳人的表征再现并向神祷告,祂乐意恢复他的力量。
8.“·····他就在众人面前戏耍·····”(十六23-25)
被掳的参孙被非利士人尽情地嘲笑和奚落,以此泄愤和表示胜利。非利士人将参孙带到他们的神庙中,一方面是由于非利士人要将胜利归功于他们国家的神明,另一方面,非利士人要以此表明,自己所信奉的神明要强于被打败之人国家的神。
就在这样的百般羞辱中,参孙倍感羞耻,便向神求助。但从参孙的话语中可见,参孙心中想着的只有自己,一点也没有想到应该要拯救的是国家,更加别说名字已经受贬抑的耶和华。参孙并不理会耶和华的名声,只顾报复非利士人剜去他双目的私人恩怨。不过,这可也看出参孙对神的诚实和坦率,以及神的怜悯。
9.“·····我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十六26-31)
参孙秉承他一贯的性格,宁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此,求神再帮他一次。他的请求得蒙神应允,正如经文所说,他死时对非利士人所造成的伤害,比在生时还多( 30 节)。
信仰反省:
1. 参孙在选择配偶的事情上,给你什么提醒?
2.当你身旁有弟兄姊妹信心软弱,你会如何鼓励他们不要放弃与神的沟通?因为神是会垂听我们祷告的神。
2025-04-22
2025-04-22
2025-04-17
2025-04-16
2025-04-11
2025-03-25